[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3620.2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焦鹏程;阿里·马丁·纳扎尔;杨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N1/04;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昌榀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力 摩擦 效应 海浪 收集 | ||
1.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通过挠性金属弹簧模块(2)相连的保护壳体(1),所述保护壳体(1)内配合安装磁震荡系统,所述磁震荡系统包括电能输出模块(4)和若干磁振荡器(3),所述磁振荡器(3)包括第一支撑体(300)、介电胶囊(304)、第一磁体单元(305)、第二磁体单元(302)、支撑壳体(303)及电极单元(308),电极单元(308)配合安装于第一支撑体(300)上,支撑壳体(303)配合安装于电极单元(308)内,介电胶囊(304)滑动配合于支撑壳体(303)内,两者能够通过滑动摩擦生电,第一磁体单元(305)固定于介电胶囊(304)两端,第二磁体单元(302)位于介电胶囊(304)两端与第一磁体单元(305)相对应位置,第二磁体单元(302)与第一磁体单元(305)相斥,所述电能输出模块(4)用以接收储存磁振荡器(3)产生的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震荡系统还包括位于保护壳体(1)中心的中心支座(5),所述电能输出模块(4)和磁振荡器(3)配合安装于中心支座(5)与保护壳体(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输出模块(4)和磁振荡器(3)分布于中心支座(5)上下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00)配合安装于中心支座(5)与保护壳体(1)之间,所述介电胶囊(304)的表面涂覆第一摩擦生电材料层,支撑壳体(303)内壁涂覆与第一摩擦生电材料层对应的第二摩擦生电材料层,第一摩擦生电材料层与第二摩擦生电材料层能够通过摩擦生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00)上开设与介电胶囊(304)对应的第一槽孔,所述电极单元(308)由第一槽孔涂覆导电金属涂层所形成,支撑壳体(303)具有与第一槽孔匹配的槽形壳壁(3030),介电胶囊(304)滑动配合于槽形壳壁(303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体(300)和支撑壳体(303)均分为左右分体结构,相应的,电极单元(308)也被分为相对的两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单元(302)通过配合安装于中心支座(5)与保护壳体(1)之间的第二支撑体(30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输出模块(4)包括高能电容器(400)和控制电路(401),所述第一支撑体(300)和/或支撑壳体(303)上配合安装用以收集电能的电容器存储单元(306)和用以将电容器存储单元(306)收集的电能输送至控制电路(401)的电压传输线(307),电能通过控制电路(401)被存储在高能电容器(400)中。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呈点状阵列排布,相邻保护壳体(1)间通过挠性金属弹簧模块(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与摩擦电效应的海浪能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为球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6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