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筋嵌缝加固的古建筑砖石墙体及其加固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3915.X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启芳;浩文明;徐敦峰;郑建国;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筋嵌缝 加固 古建筑 砖石 墙体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筋嵌缝加固的古建筑砖石墙体及其加固施工工艺,加固砖石墙体包括砖石块体,所述砖石块体为墙体的原有块体,所述原有糯米灰浆为墙体的原有糯米灰浆,所述剔除灰缝为在设计加固部位剔除部分所述原有糯米灰浆留下的缝隙,所述环氧树脂砂浆为加固用粘结材料,所述碳纤维筋布置于所述剔除灰缝中并通过所述环氧树脂砂浆与所述砖石块体粘结成一个整体,所述新增勾缝糯米灰浆在所述环氧树脂砂浆外侧3‑5mm勾缝并与所述砖石块体外侧齐平,碳纤维布通过环氧树脂胶与所述原有糯米灰浆粘结。本发明具有提高古建筑砖石墙体整体性、抗震性能、承重能力、抗渗能力、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砖石墙体原有风貌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筋嵌缝加固的古建筑砖石墙体及其加固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古建筑砖石结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气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杰出代表。然而,由于经受长年累月的自然侵蚀与历史战乱破坏,大部分砖石结构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损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砖石结构修复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砖石结构的修复不仅要考虑修复效果,同时也要满足古建筑修复“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现有的加固方法,如外贴碳纤维片材、涂抹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砖石结构的历史风貌,碳纤维板围箍、隔震等加固方法又对砖石结构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违背了古建筑修复“最小干预”的原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筋嵌缝加固的古建筑砖石墙体及其加固施工工艺,该方法能够达到提高砖石墙体整体性与抗震性能的目的,同时满足古建筑修复“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碳纤维筋嵌缝加固的古建筑砖石墙体,包括砖石块体1,砖石块体1为墙体的原有块体,所述的砖石块体1之间为原有糯米灰浆2,位于原有糯米灰浆2上有原有糯米灰浆2留下的缝隙,所述缝隙为剔除灰缝3,所述剔除灰缝3中布置有碳纤维筋5并通过环氧树脂砂浆4粘结成一个整体,所述环氧树脂砂浆4沿长度和深度方向外侧3-5mm通过新增勾缝糯米灰浆6勾缝并与砖石块体1外侧齐平,所述原有糯米灰浆2与环氧树脂砂浆4通过环氧树脂胶与碳纤维布7粘结。
一种碳纤维筋嵌缝加固的古建筑砖石墙体加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用凿子沿砖石块体1之间的原有糯米灰浆2处与待粘贴碳纤维布7位置开设凹槽,清理槽内灰尘,用清水冲洗后涂刷1:3水泥净浆;
2)嵌入环氧树脂砂浆4至一半槽深,用灰刀压实,将直径为5-8mm的碳纤维筋5压入;
3)在凹槽内嵌入环氧树脂砂浆4,用灰刀压实,并预留3-5mm缝隙用糯米灰浆6勾缝,用灰刀压实、抹平;
4)用环氧树脂胶将碳纤维布7粘贴于灰缝部位,并用糯米灰浆6勾缝,在自然条件下养护28天。
所述的碳纤维筋5为螺纹状碳纤维筋。
所述原有糯米灰浆2处凹槽的长度等于加固墙体的长度,凹槽的高度等于灰缝的厚度。
所述待粘贴碳纤维布7位置为环氧树脂砂浆4端部与中部位置。
所述待粘贴碳纤维布7位置凹槽的深度为3-5mm。
所述的碳纤维筋5的长度等于墙体的长度减去两个20-30mm保护层的厚度。
所述原有糯米灰浆2处凹槽沿墙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和深度方向分别预留3-5mm,用糯米灰浆6勾缝。
所述原有糯米灰浆2处凹槽开槽深度为墙体厚度的1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39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