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性拦截技术的纺织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4552.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红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00;F28F19/01;F28F19/00;F28F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磁性 拦截 技术 纺织 废气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性拦截技术的纺织废气余热利用装置,属于废气处理领域,本方案通过高温废气经过可以促使外包球囊中的弯曲支撑条受热弯曲,并在磁性主引球的移动过程中,借助磁性主引球对磁性副引球吸引,可以促使废气传输管道内的磁性副引球相互靠近,促使废气传输管道内的折叠滤网反复折叠,一方面可以对流动的高温废气起到一定的滞留的作用,并通过热传导微绳将热量传递给外包球囊,从而最终被热采集管采集,以此提高对高温废气中的热量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借助折叠滤网可以对高温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收集,既能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也能借助颗粒物的集热作用,提高对高温废气中的热量的再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磁性拦截技术的纺织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纺织品功能性后整理过程中,废气主要来自两个环节,涤纶分散染料的热熔染色工艺中,高温导致一些小分子的染料升华为废气排放出来,棉织物的免烫、阻燃整理都要经过烘焙环节,由于添加了一些化学助剂,烘焙时会出现甲醛等醛类气体和氨气释放的现象。
目前对高温的纺织废气进行处理时,通常会对其中的热量再利用利用,但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由于废气在管道内流动较快,会大大的降低对高温的纺织废气中的热量的采集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性拦截技术的纺织废气余热利用装置,本方案通过高温废气经过可以促使外包球囊中的弯曲支撑条受热弯曲,以此带动外包球囊向上膨胀并与热采集管相接触,从而将高温废气中的热量传输给热采集管,并在磁性主引球的移动过程中,借助磁性主引球对磁性副引球吸引,可以促使废气传输管道内的磁性副引球相互靠近,以此在外包球囊反复膨胀收缩时,促使废气传输管道内的折叠滤网在磁性副引球的移动过程中反复折叠,一方面可以借助折叠滤网变形,可以对流动的高温废气起到一定的滞留的作用,并通过热传导微绳将热量传递给外包球囊,从而最终被热采集管采集,以此提高对高温废气中的热量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借助折叠滤网可以对高温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收集,既能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也能借助颗粒物的集热作用,提高对高温废气中的热量的再利用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红,未经王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4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