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4554.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臣;王刚;彭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化集团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C07C29/70;C07C33/025;C07C33/03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唐盼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水剂 单体 原料 起始 制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链起始剂配置釜、循环泵、循环换热器、催化剂投放罐、固液混合反应器;其中,所述链起始剂配置釜的进料口上安装有原料醇进料阀,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路与原料醇连通,在进料管路上设置有质量流量计,所述质量流量计用于监测投进的醇的质量;所述链起始剂配置釜的顶端设置有氮气进气口、放气口,所述氮气进气口上安装有第一氮气吹扫阀,所述放气口上安装有第一放空阀;所述链起始剂配置釜的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装有釜底阀;链起始剂配置釜通过气相管路与固液混合反应器的顶端连通,在气相管路上安装有气相连通阀;链起始剂配置釜通过液相管路与固液混合反应器的底部连通,在液相管路上安装有液体出口阀;链起始剂配置釜的出料口通过进循环管路与循环泵连通,在进循环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泵进口阀;
所述循环泵的出料端通过第一出循环管路与循环换热器连通,在第一出循环管路上安装有循泵出口调节阀,所述第一出循环管路与起始剂出料管连通,在起始剂出料管上安装有起始剂出料阀;
所述循环换热器用于通过换热原理对换热器内的液体进行降温,循环换热器的顶端通过第二出循环管路与固液混合反应器连通;
所述催化剂投放罐的一侧设置有投放口,催化剂投放罐的顶端设置有氮气进气口、排气口,在氮气进气口上安装有第二氮气吹扫阀,在排气口上安装有第二放空阀,所述催化剂投放罐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橡皮手套口和视镜,所述橡皮手套口上安装有橡胶手套,橡胶手套的套口套在橡胶手套口上进行密闭连接;在催化剂投放罐的底部设置有投入口,投入口上安装有催化剂投放阀,所述投入口通过催化剂投放管路与固液混合反应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起始剂配置釜上还设置有温度变送器、液位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所述温度变送器用于监测链起始剂配置釜内的温度,所述液位变送器用于监测链起始剂配置釜内液体的高度,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链起始剂配置釜内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换热器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装有循环水调节阀,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冷却液连通,循环换热器的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上安装有循环水出口阀,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出循环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温度变送器,通过循环温度变送器控制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投放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净口,所述第一排净口上安装有排净阀;所述循环泵上设置有第二排净口,所述第二排净口上安装有循环泵排净阀。
5.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准备好的固体催化剂金属钠经投放口放入到催化剂投放罐内,然后关闭投放口,打开氮气吹扫阀进行吹扫,对催化剂投放罐进行氮气置换;
步骤2、打开催化剂投放阀,双手戴上橡胶手套,之后伸入到催化剂投放罐内,经视镜将催化剂投放罐的固体催化剂金属钠投入到固液混合反应器;
步骤3、原料醇通过进料管路被投入到链起始剂配置釜中,当质量流量计显示进入链起始剂配置釜内的原料醇达到进料量时,关闭原料醇进料阀,打开釜底阀,启动循环泵,原料醇经循环泵到循环换热器内,经循环换热器降温后到固液混合反应器与固体催化剂金属钠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气相管路上的气相连通阀始终打开,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通过气相管路排放到链起始剂配置釜内,通过链起始剂配置釜上的放空阀排出;
步骤4、反应完成后,打开液体出口阀,物料经液相管路回到链起始剂配置釜内,之后再次打开循环泵进行反应,反复进行循环反应至反应完成后,打开起始剂出料阀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原料起始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起始剂配置釜上的放空阀打开保持在5-20Kpa,整个循环反应过程中循环温度控制在40-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化集团油脂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吉化集团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4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