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显示用高反射率LED背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4568.2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廖勇军;邓辉;陈本亮;吴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信阳市谷麦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9F9/33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张权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显示 反射率 led 背光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显示用高反射率LED背光源,有效的解决了在先技术中边沿逸散光线无法有效利用、面光源亮度不均匀和光源光线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底面有若干LED灯组,每个LED灯组均包括若干LED灯,同一LED灯组内的相邻连个LED灯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面的下折射弧,相邻的LED灯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面的反射三棱柱,LED灯组上方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外壳内的扩散片,扩散片朝向外壳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大折射弧和小折射弧,扩散片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增光膜,增光膜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导光板;本发明结构简洁,可有效的提高光源利用率,保证了形成面光源的亮度均匀,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型显示用高反射率LED背光源。
背景技术
今诸多电子产品融入人们的生活,如最常见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等,故对于背光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背光源目前按光源类型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而LED背光现如今以光电转换效率高,彩色饱和度高、体积小、耐冲击、低压供电、寿命长等独有的特点被市场所亲睐,并且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背光源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光学用膜片、结构件组成,其中光学用模片包括增光膜、扩散片、黑白胶,其中的黑白胶主要用于防止背光源边沿的光逸散。
目前的LED背光源均采用LED灯点光源,点光源发散式的特性使得,光线在穿过导光板和光学用膜片前会先出现部分的损耗,即光源无法完全照射在光学用模片上,且照射的亮度也因为光源本身发散式的特性和相邻光源之间的干涉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不均匀。
综上,现有的LED背光源存在以下缺陷:
1、边沿逸散的光线采用黑白胶遮挡,导致光源光线的浪费;
2、形成的面光源亮度不均匀;
3、光源光线的利用率较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显示用高反射率LED背光源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显示用高反射率LED背光源,有效的解决了在先技术中边沿逸散光线无法有效利用、面光源亮度不均匀和光源光线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内部底面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LED灯组,每个所述的LED灯组均包括同一列均匀固定连接在外壳内部底面的若干LED灯,同一LED灯组内的相邻连个LED灯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面的下折射弧,相邻的LED灯组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外壳底面的反射三棱柱,所述的LED灯组上方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外壳内的扩散片,所述的扩散片朝向外壳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大折射弧和小折射弧,所述的扩散片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导光板;
每个所述的大折射弧分别位于每个LED灯的正上方,每个所述的小折射弧分别位于所述的下折射弧正上方,所述的大折射弧圆心角和半径均小于小折射弧。
优选的,所述的扩散片朝向外壳底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楔形折射柱,每个所述的楔形折射柱分别位于每个反射三棱柱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内侧壁开设有导光槽,所述的导光槽下边沿和扩散片下端面齐平,所述的导光槽上边沿和导光板上端面齐平,所述的导光槽内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反光面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内部底面和侧壁相交的棱边上一体连接有反光棱柱。
优选的,所述的扩散片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增光膜,所述的增光膜上方可拆卸连接有导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信阳市谷麦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信阳市谷麦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4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