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分布、表面流速、平均流速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5598.5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0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波;陈晓清;胡凯衡;陈华勇;陈剑刚;赵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13 | 分类号: | G06F17/13;G06F17/12;G06F17/11;G01P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张端阳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流速 分布 表面 平均 测量方法 | ||
1.稀性泥石流垂向流速分布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S1、设立测量断面,现场调查勘查确定测量断面基本参数;
步骤S2、建立以稀性泥石流固—液两相的相间速度差u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z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微分方程式1
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的二阶导数进行离散,得到离散后的非线性方程组,再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得到u在测量断面上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z(i)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
步骤S3、根据步骤S2所求解的建立稀性泥石流固相速度us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z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的微分方程式2
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的二阶导数进行离散得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再利用追赶法求解,得到稀性泥石流固相流速us(i)在测量断面上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z(i)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
步骤S4、根据步骤S2所求解的建立稀性泥石流液相速度uf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z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的微分方程式3
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的二阶导数进行离散得到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再利用追赶法求解,得到稀性泥石流液相流速uf(i)在测量断面上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z(i)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
步骤S5、根据步骤S3所得步骤S4所得求解稀性泥石流固相流速us(i)与液相流速uf(i)在测量断面上任意垂直位置z(i)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的二阶导数进行离散,得到离散后的非线性方程组为式4
式中,—在测量断面上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i=0,1,2,…N,单位m2/s,
Δz—测量断面上垂直等分尺寸,单位m,
—与固相运动阻力和液相运动阻力相关的函数,
N—垂向网格划分数量,无量纲单位,根据测量目标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4表达为式5、式6、式7,
λ=((ns/n*)1/3-1)-1 式6
式中,—u在测量断面上从任意垂向深度位置到自由面高度h的积分值,i=0,1,2,…N,单位m2/s,
z(i)=iΔz—测量断面上任意垂向深度位置,单位m,
ns—稀性泥石流粗颗粒物质浓度,步骤S1确定,无量纲单位,
ρs—稀性泥石流固相颗粒密度,步骤S1确定,单位kg/m3,
ρf—稀性泥石流液相颗粒密度,步骤S1确定,单位kg/m3,
g—重力加速度,单位m/s2,
h—稀性泥石流自由面高度,取值稀性泥石流流深H,单位m,
H—稀性泥石流流深,步骤S1确定,单位m,
θ—下垫面坡度,步骤S1确定,单位°,
κ—常数,取值0.4,无量纲单位,
ai—常数,取值0.042,无量纲单位,
αi—稀性泥石流颗粒碰撞摩擦角,步骤S1确定,单位°,
d—稀性泥石流颗粒中值粒径,步骤S1确定,单位m,
λ—颗粒线性浓度,无量纲单位,
n*—常数,取值0.64,无量纲单位,
η—稀性泥石流液相浆体动力黏度,步骤S1确定,单位Pa·s,
τy—稀性泥石流液相流体屈服应力,步骤S1确定,单位Pa,
β—拖曳力系数,单位kg/m3/s,
牛顿迭代收敛条件为式8
式中,—牛顿迭代法求解时,第n次的迭代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55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中冷器散热管
- 下一篇:表单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