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闪解处理海上钻井平台油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6874.X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单敬福;潘琳;曹艺骞;卞宇;李泓胜;李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顺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C10B53/07;C10B57/00;C10G1/00;E02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1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 处理 海上 钻井平台 油泥 装置 | ||
1.一种基于分子闪解处理海上钻井平台油泥装置,包括反应釜、一级除碳装置、二级除碳装置和三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1)、进料器(14)和驱动旋转机构(2),所述反应釜主体(1)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5),进料器(14)安装于反应釜主体(1)位于进料口(15)下方的一侧内壁;驱动旋转机构(2)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应釜主体(1)一侧外壁,且反应釜主体(1)顶部内壁通过轴承座安装有转动主轴(16),转动主轴(16)底部侧壁分别通过螺丝固定有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适配的灰分托盘(4)和燃烧物托盘(5),燃烧物托盘(5)位于灰分托盘(4)上方;驱动旋转机构(2)的输出端通过齿轮(3)传动连接于灰分托盘(4)外侧壁;燃烧物托盘(5)顶部外壁开设有漏孔;反应釜主体(1)侧壁设置有隔热层(10),隔热层(10)一侧外壁开设有与燃烧物托盘(5)适配的燃料进口(9);所述转动主轴(16)呈中空结构,转动主轴(16)底部开设有吹风口(6),转动主轴(16)圆周侧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吹风出口(20);吹风出口(20)高度高于燃烧物托盘(5)顶部外壁;所述反应釜主体(1)和进料器(14)之间设置有挡板,挡板将反应釜主体(1)分隔为燃烧室和物料室;挡板底部嵌入式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受热盘(19),且物料室顶部远离进料口(15)一侧设置有出烟口(18);所述转动主轴(16)位于物料室的侧壁焊接有圆周分布的旋转杆(13),旋转杆(13)底部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均匀分布的刮料片(12);物料室一侧外壁设置有出碳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闪解处理海上钻井平台油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14)包括磁力减速电机(26)和旋转轴(25),所述磁力减速电机(26)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27)传动连接于旋转轴(25)的一端外壁;磁力减速电机(26)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应釜主体(1)一侧外壁,旋转轴(25)的圆周外壁上一体式设置有倾斜螺旋片(24),倾斜螺旋片(24)尺寸与反应釜主体(1)内壁适配,旋转轴(25)一端下方设置有下料口(23),所述搅拌杆(22)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轴(21),搅拌轴(21)的圆周外壁一体式设置有搅拌杆(22);所述反应釜主体(1)底部设置有灰分出口(8),反应釜主体(1)底部内侧壁通过螺丝固定有灰分刮板(7),灰分刮板(7)位于灰分托盘(4)上方;且灰分刮板(7)的位置与灰分出口(8)适配,所述灰分托盘(4)顶部外壁一侧开有10cm×200cm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闪解处理海上钻井平台油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碳口(11)一端焊接有落碳粉通道(28),落碳粉通道(28)一端设置有内半管型腔(29)和外半管型腔(30),内半管型腔(29)和外半管型腔(30)底部均呈弧形结构,且内半管型腔(29)和外半管型腔(30)内灌装有水体;落碳粉通道(28)位于内半管型腔(29)和外半管型腔(30)之间的顶部外壁焊接有用于封隔内半管型腔(29)和外半管型腔(30)的中间限高板(33);所述外半管型腔(30)一侧外壁焊接有出碳口限高板(31),出碳口限高板(31)顶端高度高于中间限高板(33)底端高度;所述内半管型腔(29)和外半管型腔(30)内壁分别通过内旋转出碳轴(34)和外旋转出碳轴(32)转动连接有两组刮碳片(35),且落碳粉通道(28)一侧外壁均通过螺丝固定有磁力电机(36),内旋转出碳轴(34)和外旋转出碳轴(32)一端均转动连接于磁力电机(36)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子闪解处理海上钻井平台油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碳装置安装于反应釜主体(1)顶部的出烟口(18)处,一级除碳装置包括一级除碳电机(37)和一级除碳转轴(40),一级除碳转轴(40)通过轴承外套(41)安装于反应釜主体(1)顶部外壁,一级除碳电机(37)通过减速传动机构转动连接于一级除碳转轴(40)的顶端外壁,所述反应釜主体(1)和出烟口(18)之间设置有风轮侧壁(38),一级除碳转轴(40)底端通过螺丝固定有与风轮侧壁(38)适配的第一风轮(39);所述第一风轮(39)包括上固定板(44)、风片(43)和下固定板(42),所述风片(43)呈锥形筒结构,锥角呈45°角;所述下固定板(42)的直径大于上固定板(44)的直径,风片(43)的直径大于下固定板(42)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顺,未经李明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68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子闪解处理海上钻井平台油泥的方法
- 下一篇:拉线快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