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7156.4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萍;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29C64/386;B29C64/20;B33Y10/00;B33Y30/00;B33Y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大型 拼接 展示 样品 中的 内部 加强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其方法如下:S1:对获取的3D模型的三维数据进行适合打印机大小的分解,并且利用软件自动做好卡槽来作为拼接定位;S2:利用受力分析软件分析3D模型的受力结构,并按照各个部位受力情况自动计算出该部位最佳抽壳壁厚。本发明通过受力分析软件分析3D模型的受力结构并通过受力部位计算出该部位的打印壁厚,同时对于受力较强的部位,在抽壳之前,利用布尔运算将钢管通过的部位计算出,并在3D模型上自动生成孔洞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受力转移到钢管上,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该部位的打印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或者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通俗地说,3D打印机是可以“打印”出真实的3D物体的一种设备,比如打印一个机器人,打印玩具车,打印各种模型,甚至是食物等等,之所以通俗地称其为“打印机”是参照了普通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这项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目前的主流3D打印机尺寸是600*600mm以及800*800mm,对于超过2米的产品,都需要进行拆分,然后拼接成一个整体,对于这样的大型展示用零件或者样品,打印时间和打印的重量是决定这样的零件或者样品的价格和制作周期,现有技术采用整体壁厚加粗,先对实体模型抽壳,然后再拆分的方法,无法做到局部加厚壁厚,局部加强操作复杂,不能有效控制打印的结构和成本,为此提出一种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3D打印大型拼接展示样品中的内部加强结构的方法,其方法如下:
S1:对获取的3D模型的三维数据进行适合打印机大小的分解,并且利用软件自动做好卡槽来作为拼接定位;
S2:利用受力分析软件分析3D模型的受力结构,并按照各个部位受力情况自动计算出该部位最佳抽壳壁厚,同时对于需要利用钢管进行局部加强的部位,在抽壳之前,利用布尔运算将钢管通过的部位计算出,并在3D模型上自动生成孔洞,全部完成后得到多个零部件分解图A;
S3:利用切片软件将多个零部件分解图A进行切片,得到.gcode格式的打印数据B;
S4:启动3D打印机,通过数据线把.gcode格式的打印数据B传送给3D打印机,同时,在3D打印机内装入3D打印材料,利用抽壳软件调试打印平台,设定打印参数,将3D模型的各个拼接零部件打印出来;
S5:将3D模型打印出的各个实体零部件进行拼装,得到3D打印模型成品。
更进一步地,所述S1步骤中3D模型获取方法可以为直接下载、通过3D扫描仪逆向工程建模或者利用3D建模软件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也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1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松香树脂造粒设备及其造粒方法
- 下一篇:电子秤玻璃板水冷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