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色冶炼废物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7281.5 | 申请日: | 202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细;陈荣升;马文辉;汪领锋;汤海波;邓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2 | 分类号: | C22B7/02;C22B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 冶炼 废物 回收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色冶炼废物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第一调节池连接常压弱酸浸出模块,所述常压弱酸浸出模块连接一次出液罐和一次出渣罐,所述一次出渣罐连接第二调节池,所述第二调节池连接二次氧压浸出模块,通过通水冷却并卸压启釜,将浸出液送样分析,滤渣称重后进入洗渣和洗水工序,而可以再将沉淀的浸出液抽入到常压弱酸浸出模块多次浸出,浸出渣经洗涤过滤后产出铅银硫渣,提高浸出过程金属的浸出率;通过在二次氧压浸出时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分压、初始酸度和液固比进行相应的调整,使锌、铜、铟等浸出率显著提高,保证铜、锌浸出率达90%以上,有效的选择最优化浸出,提高了回收空间和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炼废物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色冶炼废物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铜冶炼奥炉烟灰具有含锌、铟、铜、铅、镉高,含银一般,非金属元素硫及有害杂质砷含量高的特点,烟灰锌、铜、铟、铅、镉含量高,且伴生铟、铜的综合回收价值高;因此,在主产品硫酸锌的同时,必须加大伴生金属的综合回收,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现有的铜冶炼奥炉烟灰多为通过常压弱酸浸出,奥炉烟灰中的金属废物含量较高,无法有效的选择最优化浸出,而导致回收空间和经济价值较低,进而导致浸出过程金属的浸出率低,降低了金属废物的高效回收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色冶炼废物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色冶炼废物回收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池、常压弱酸浸出模块、第一沉淀池、一次浸出液罐、一次浸出渣罐、第二调节池、二次氧压浸出模块、二次浸出渣罐、二次浸出液罐、洗渣模块、第二沉淀池、洗水模块和废金属集渣收集模块,第一调节池连接常压弱酸浸出模块,常压弱酸浸出模块连接一次出液罐和一次出渣罐,一次出渣罐连接第二调节池,第二调节池连接二次氧压浸出模块,二次氧压浸出模块连接二次浸出渣罐和二次浸出液罐,二次浸出渣罐连接洗渣模块,洗渣模块连接洗水模块和废金属集渣收集模块,二次浸出液罐连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连接常压弱酸浸出模块,洗水模块连接二次氧压浸出模块。
优选的,一次浸出液罐连接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连接常压弱酸浸出模块。
优选的,二次氧压浸出模块用于将氧压酸浸浸出液返回进行常压弱酸浸出模块,将锌、铜、铟等尽可能富集于溶液中,并产出适合后续回收铜、镉、锌的浸出液。
优选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用于一次浸出液罐和二次浸出液罐内浸出液的沉淀。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色冶炼废物回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一定量的奥炉烟灰,将二次氧压浸出模块浸出液调浆,进行常压弱酸浸出,反应结束后,进行液固分离,浸出液从第一沉淀池常规处理回收其中的锌、铜、镉且可再次常压弱酸浸出,浸出渣放置于一次浸出渣罐用于二次氧压浸出;
S2、将常压弱酸浸出模块的一次浸出渣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第二调节池中,然后放入高压釜中加盖密封,当升温至设定温度时开始通入氧气并计时,在过程中保持搅拌转速恒定,进行二次氧压浸出;
S3、由S2,浸出结束后通水冷却并卸压启釜,将浸出液送样分析,滤渣称重后进入洗渣模块和洗水模块工序,然后再次进入到二次氧压浸出模块,再次进行浸出;
S4、二次浸出液罐内浸出液置于第二沉淀池内沉淀,再将沉淀的浸出液抽入到常压弱酸浸出模块多次浸出,浸出渣经洗涤过滤后产出铅银硫渣,即为浸出终渣,最后再次进入洗渣模块通过废金属集渣收集模块收集到浸出的金属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模装夹砂型生产球墨铸铁凸轮轴工艺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荧光编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