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7365.9 | 申请日: | 202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思;姜开;杨春雷;陈俊杰;王志红;苏忠威;孙润宇;魏敏;万桂斌;丛恩博;常新月;张涛;史若冲;王若凡;张东;龚旻;任新宇;王冀宁;年永尚;李锁兰;樊姣荣;曾值;刘佳雯;程凌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箭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火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数据解析与存储线程对数据接收缓冲区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数据存储至共享内存区;数据分析与显示线程根据自身内部定时器定期读取所述共享内存区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判读。采用本申请中的方案,将现有火箭测试数据处理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线程,不同线程之间通过内存共享数据区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线程触发实现线程的创建与销毁,多线程异步实时处理,缩短了数据判读时间并提高了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火箭测量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火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商业航天背景下,要求运载火箭具备短时、机动、快发等特点。随着箭载综合电子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呈现集成化、模块化、数据化的发展趋势,使系统的耦合性更为紧密,其自带传感器也越来越多,使总体试验过程中依靠数据提前发现系统问题,进一步保障飞行试验成功成为可能。
通过综合调研多个航天运载器型号,发现其测量测试系统存在如下几个具体问题:
a)数据解析多为事后处理,耗时较长且不具备在线数据判读能力;
b)故障分析、判读多为人工处理,耗费精力,准确度也不高;
c)分析数据庞杂,没有直观、简洁的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
综上,面对繁杂的测试数据以及快速机动发射需求,传统的人工数据判读与分析有可能耗费较长时间,造成产品研制周期过长、测试时间过长、系统故障概率较大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火箭测量数据的分析耗费时间较长且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火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箭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数据解析与存储线程对数据接收缓冲区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数据存储至共享内存区;
数据分析与显示线程根据自身内部定时器定期读取所述共享内存区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判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解析与存储线程,用于对数据接收缓冲区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后的数据存储至共享内存区;
数据分析与显示线程,用于根据自身内部定时器定期读取所述共享内存区的数据,并将读取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判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火箭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火箭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火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将现有火箭测试数据处理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线程,不同线程之间通过内存共享数据区进行数据交互,通过线程触发实现线程的创建与销毁,多线程异步实时处理,缩短了数据判读时间并提高了准确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火箭数据处理方法实施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电子元件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