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防水密封尾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7423.8 | 申请日: | 202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8;H01R13/512;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周锋 |
地址: | 22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防水 密封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形防水密封尾罩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套设在外壳一端的护套,所述护套内壁沿外壳向护套方向依次设置为光面配合部和螺纹部,所述外壳外壁设置有与螺纹部配合使用的螺纹,所述外壳与护套之间设置有压块和环形弹簧以及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设在外壳外壁的凹槽内的第一密封圈和设置在压块与外壳之间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环形弹簧设置在靠近护套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靠近外壳一侧,所述压块设置在环形弹簧与第二密封圈之间,使外壳与护套发生位移时,第二密封圈与压块以及外壳之间始终处于密封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形防水密封尾罩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形连接器尾部按照组装形式分为两半线夹式和一体螺套式两种。对于两半线夹式圆形尾部,主要用于对连接器防护等级无要求的场合如室内或柜体内,否则若有灰尘、水汽或液体进入尾部内会引起连接器电性能降低或短路的风险,在实际应用中灰尘或水汽在使用场所在所难免,一旦发生只能整个连接器连同连接的导线进行报废或更换,成本高且周期长。由于一体螺套式在防护等级可以做到防尘、防雨淋、防水,适用于室外及恶劣复杂环境,一体螺套式尾罩结构得以应用推广;现有的一体螺套式尾罩为尾罩螺套内有一圈卡爪,卡爪内包覆有一个橡胶圈,螺套拧紧时会挤压卡爪向内挤压橡胶圈,橡胶压缩会和导线直接形成挤压从而将橡胶和导线之间的间隙压平从而达到防护的目的,因橡胶是弹性体、尾部导线在受力时会导致橡胶圈会收应力向外受力挤压从而导致橡胶圈和导线之间重新形成一层缝隙从而导致防护失效,水等液体会从缝隙处渗透进尾罩内达不到水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圆形防水密封尾罩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圆形防水密封尾罩结构,包括外壳以及套设在外壳一端的护套,所述护套内壁沿外壳向护套方向依次设置为光面配合部和螺纹部,所述外壳外壁设置有与螺纹部配合使用的螺纹,所述外壳与护套之间设置有压块和环形弹簧以及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设在外壳外壁的凹槽内的第一密封圈和设置在压块与外壳之间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环形弹簧设置在靠近护套一侧,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靠近外壳一侧,所述压块设置在环形弹簧与第二密封圈之间,使外壳与护套发生位移时,第二密封圈与压块以及外壳之间始终处于密封状态;所述外壳靠近第二密封圈一端设置有第一倒角,使第二密封圈始终与第一倒角接触,并在压缩时向内侧收缩束紧导线;所述护套靠近环形弹簧一侧设置有第二倒角,用于配合环形弹簧受力挤压触使环形弹簧向内收缩束紧导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护套的外壁设置有滚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环形弹簧包括配合区和弹性压缩区,所述配合区的外径等于弹性压缩区的内径,配合区环绕360°插入到弹性收缩区内形成圆环形的环形弹簧,环形弹簧受到压缩时,弹性压缩区缩短,使环形弹簧的内径变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护套内壁和外壳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过盈配合挤压间隙实现径向水密封,护套内壁和外壳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与压块以及环形弹簧形成轴向密封。
旋拧时会带动内部环形弹簧、压块以及第二密封圈的移动,压块会挤压第二密封圈向第一倒角移动实现第二密封圈向内侧收缩压紧导线将导线和第二密封圈之间间隙填充实现水密封,同时压块会挤压环形弹簧向第二倒角侧移动从而实现环形弹簧向内侧收缩环固在导线外绝缘皮上,环形弹簧实现尾罩和导线的360°的固定,同时尾部导线受力时可以通过环形弹簧来实现应力释放,杜绝了应力传导至密封圈处导致密封圈压缩不均匀引发的密封失效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圆形防水密封尾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环形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4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