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7962.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和瑞;宋尔卫;余运芳;谭钰洁;陈勇健;何子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16H50/20;G16H50/30;G06T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腺癌 患者 腋窝 淋巴结 转移 预测 模型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收集:收集和处理患者的磁共振图像数据和临床特征数据;
(2)、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通过LASSO筛选磁共振图像数据中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键影响特征,并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影像组学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
(3)、建立临床病理特征预测模型:通过Logistic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基于临床特征的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
(4)、建立综合预测模型:基于步骤(2)、(3)的模型,通过Logistic回归得到综合预测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综合预测模型生成相应的可视化的列线图和/或进行验证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验证的步骤为通过诊断特异性曲线和/或临床决策分析曲线对所述综合预测模型进行分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磁共振图像数据为患者使用1.5T或3.0T场强磁体进行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得到数据,所述数据包括T1平扫增强序列、T2加权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表观扩散系数序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处理方式为:结合乳腺钼靶报告、乳腺超声检查报告和临床触诊中给出关于病变定位的信息,在所述图像序列中,依次对包含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的每个层面进行靶区边缘的勾画,提取包括形状、强度、纹理和小波的影像学特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临床特征数据包括:确诊年龄、肿瘤个数、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肿瘤分期、临床淋巴结分期、病理肿瘤分期、病理淋巴结分期、病理TNM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分子分型、手术方式、是否转移、转移时间、转移部位、是否死亡和死亡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所述影像组学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包括T1+C单序列影像预测模型、T2WI单序列影像预测模型和DWI-ADC单序列影像预测模型。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构建的乳腺癌患者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乳腺癌患者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型包括风险预测公式,所述其中,β0是截距,e是常数e,xk是各特征赋值,βk是各个模型中特征对应的权重系数,具体如下表所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乳腺癌患者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型还包括列线图;所述列线图包括:第一行分数,分值范围为0~100;第二行多序列影像预测模型,分值范围为0~1,分别对应第一行分值范围0~100均匀分布;第三行临床特征预测模型,分值范围为0.1~1分别对应第一行分值范围0~60均匀分布;第四行总分,分值范围为0~180,第五行腋窝淋巴转移概率,分值范围为0.1~0.9,对应第四行总分分值范围30~107非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9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