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空心墙板的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8104.9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夏本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安县波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26 | 分类号: | B28B3/26;B28B11/2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900 湖南省永州***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空心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空心墙板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包括天然石粉、水泥和纤维的硅质材料进行搅拌;步骤S2:搅拌之后的材料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加压,以增强板材的密实度;步骤S3:通过特制或定制模具挤出成型;步骤S4:挤压出的成型板进入养护窑中,进行一次养护,使其逐渐硬化;步骤S5:根据设计或客户对板材的尺寸要求进行切割加工;步骤S6:挤出成型的板材,在高温高压的养护窑和高压釜内进行二次养护,使板强度迅速增高及拉升板材的永久性强度。本发明强度高、密实度高、刚性强,可支撑大跨度,因此可以节省安装中的用钢量,大量减少立柱及龙骨,增加美观效果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空心墙板的成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作为与高层建筑、框架结构配套的预制轻质墙板逐渐成为当今墙体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的发展趋势。其中,预制空心墙板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用途广泛,多用作内墙、外墙、屋面板、楼板、围墙等,其具有自重轻、保温性好,抗震性好、施工安装方便快捷、增加室内使用面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建筑质量、造价适中等优点,目前在各个城市中正逐步提高应用比例。
钢渣是炼钢工业产生的废渣,其矿物组成包括橄榄石、硅酸二钙、硅酸三钙以及少量游离氧化钙、氧化镁、玻璃体等成分。其具有一定的水化自硬能力,经过闷渣和超细粉活化处理后,可以较好地解决游离氧化钙、氧化镁的膨胀问题,具有一定的活性。粉煤灰炉底渣是火电厂将粉煤灰与锅炉底部的沉渣一起排出形成的废渣,其主要成份为硅酸盐、铝硅酸盐、氧化硅、硫酸盐等。粉煤灰炉底渣具有活性低、质量轻的特点,此外其微观结构为纤维状能够为预制墙板制品起到纤维增强作用。
建筑垃圾是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大量的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环境,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空气质量,留下了不少安全隐患。并且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和雨水的淋溶、冲刷,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渗滤出的污水——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由此可见,钢渣粉、粉煤灰炉底渣和建筑垃圾作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闲置的资源和污染源,如果根据其各自特性,作为原料制备预制空心墙板,有助于进行循环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省堆存场地,替代现有原料、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空心墙板的成形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空心墙板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包括天然石粉、水泥和纤维的硅质材料进行搅拌;
步骤S2:搅拌之后的材料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加压,以增强板材的密实度;
步骤S3:通过特制或定制模具挤出成型,通过调节不同模具可实现不同板材的造型;
步骤S4:挤压出的成型板进入养护窑中,进行一次养护,使其逐渐硬化;
步骤S5:根据设计或客户对板材的尺寸要求进行切割加工;
步骤S6:挤出成型的板材,在高温高压的养护窑和高压釜内进行二次养护,使板强度迅速增高及拉升板材的永久性强度;
步骤S7:养护后的面研磨处理、表面精加工处理、预涂装涂料或复合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真空度为9.5MPa-10.5MPa,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将步骤S1所得物料进入高压真空生产线,真通过真空加压进行挤压;
S22:通过逐步提高真空压力达到9.5MPa-10.5MPa从而最终挤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安县波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安县波锋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81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手动和自动的清扫车倒垃圾装置
- 下一篇:机车控制方法和车载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