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频防辐射信息传输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8369.9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秋;陈长军;陈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42;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孙远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频 防辐射 信息 传输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低频防辐射信息传输电缆,涉及一种电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功能层和外护套之间的导热油存储管、电磁辐射削弱体以及导热护套,所述导热油存储管和电磁辐射削弱体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热油存储管均分为若干组,电磁辐射削弱体不仅可以削弱信息传输电缆自身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而且还可以削弱周边电气元件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辐射,从而可以确保信息传输电缆在工作时,不受干扰,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该导热护套在使用时,与电缆的内部结构之间具有很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大幅度提高整根信息传输电缆的散热性能,并且结合若干根导热油存储管中灌注的导热油,进一步的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为低频防辐射信息传输电缆。
背景技术
信息传输电缆也叫通讯电缆,通讯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的电缆。由一对以上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通信电缆与架空明线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性高、保密性好、少受自然条件和外部干扰影响等优点。
现有的信息传输电缆在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
1、信息传输电缆在使用时,其周边会聚集大量的电气设备,这些电气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辐射,进而会对信息传输造成影响;
2、信息传输电缆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并且结合周边电气设备在使用时,所散发的热量,使得信息传输电缆散热性较差,缩短使用寿命;
综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信息传输电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低频防辐射信息传输电缆,解决了现有信息传输电缆在使用时会受到辐射干扰以及散热性能不佳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低频防辐射信息传输电缆,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设置的内绝缘层、若干根导丝绞合在一起的主体线芯、外绝缘层、功能层以及外护套,所述信息传输电缆还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在功能层和外护套之间的导热油存储管、电磁辐射削弱体以及导热护套,所述导热油存储管和电磁辐射削弱体均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导热油存储管均分为若干组,每组所述导热油存储管对应贯穿设置在一个电磁辐射削弱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护套包括同轴包敷设置在所述功能层外部的内导热体以及包敷设置在所有的所述电磁辐射削弱体外部的外导热体,所述外导热体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与电磁辐射削弱体相对应的中空部,整个所述外导热体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脊背部和沟壑部,若干个脊背部和沟壑部之间为交替是分布,所述外导热体与内导热体之间通过若干个导热衔接板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外导热体、导热衔接板以及导热衔接板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衔接板介于每两个电磁辐射削弱体之间,与外导热体共同形成每两个电磁辐射削弱体的分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同轴包敷设置的阻燃层、防护层、填充层以及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选用溴化物或氯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选用玻璃纤维或竹炭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选用尼龙或钢丝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选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护套的制备成分包括硅、粉石墨粉、云母粉、铜粉、粘黏剂、发泡剂以及环氧树脂;
进一步的,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备而得:硅粉4.2-5.8份、石墨粉12.4-16.0份、云母粉18.8-23.7份、铜粉16.1-19.5份、粘黏剂3.7-4.6份、发泡剂7.3-8.1份以及环氧树脂1.3-2.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8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开关柜安全操作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稻混合种植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