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8477.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玉;陆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安慈金属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友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1 | 代理人: | 储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废水处理 系统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调pH值的废水导入微电解池底部,微电解池中的废水通过微电解池顶部所设置的第一溢流口导入调节池;S2、检测微电解池中的废水的pH值上升至设定pH值后,将调节池中自微电解池所导入的废水重新导入微电解池底部,对调节池中的废水的pH值调节至预调pH值,并在达到预调pH值后停止将调节池中自微电解池所导入的废水重新导入微电解池底部的操作;S3、循环执行多次步骤S2,通过悬置于微电解池内部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对废水执行微电解反应。在本发明中,提高了对含有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废水的处理效果,有效地避免了铁碳微电解填料产生板结现象,并且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铁碳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有机废水的主流工艺之一,铁碳微电解技术一种利用原电池原理的电化学反应来处理有机废水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铁碳微电解工艺所需的电解材料一般采用铸铁屑和焦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压制或者烧结而成,当浸没在酸性废水溶液中时,铁和碳之间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微电池回路,形成一种内部微电解反应。铁碳微电解的作用污染物范围广,对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可显著去除有机废水中的BOD/COD,对废水进行脱色,适用于印染废水、焦化废水、石油化工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等;可去除有机废水中的重金属,适用于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等;可除磷,除硫化物,适用于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等。有机废水中的盐分可增加导电性,促进铁碳微电解反应。
申请人经过检索后发现,诸如公告号为CN209651945U等现有技术中的铁碳微电解处理有机废水通常采用一次性电解方案,有机废水调节pH值至2.5后充分浸润铁碳微电解填料后流出。然而铁和碳是物理接触,因此彼此之间容易形成隔离层,从而使得微电解反应无法持续地进行,并会导致局部甚至整体发生板结现象。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铁碳微电解处理有机废水存在处理效果不佳,高浓度的有机废水中的BOD/COD等有害成分无法有效地被清除,铁碳微电解填料的耗损较大及处理成本较高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微电解废水处理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瑕疵,尤其是为了解决铁碳微电解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所存在的无法有效去除磷硫氨氮有机物的缺陷,并及时清除铁碳微电解填料所产生的凝絮物,避免铁碳微电解填料产生板结现象。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微电解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调节池,微电解池,
所述微电解池的顶部设置与调节池连通的第一溢流口,
所述微电解池的底部设置承载用以对废水执行微电解反应的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填料支架,
所述调节池与微电解池之间配置用于将调节池中自微电解池所导入的废水重新导入微电解池底部的回流管路,
用于将预调pH值的废水导入微电解池底部的污水导入管路,
排出经过微电解处理后废水的排出管路,以及
向调节池导入pH值调节剂以对调节池中的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的pH值调节剂输入管路;
所述调节池与微电解池之间通过第一溢流口及回流管路建立废水循环通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流管路由插入调节池中的第一管路、第一循环泵及插入微电解池中的第二管路组成;
所述污水导入管路由插入微电解池中的第三管路、第二循环泵及第四管路组成;
所述排出管路由插入微电解池中的第五管路及第三循环泵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安慈金属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安慈金属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8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