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燃烧器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9167.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旭;杨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78;F23N5/0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1500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燃烧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气燃烧器及其系统,包括煤气燃烧器本体、水泵、余热回收管、喷头、喷水电动阀、连接杆、温度感应器、通水电动阀、控制器,所述煤气燃烧器本体、水泵、喷水电动阀、温度感应器和通水电动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有效防止能源浪费;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生产环境的温度和煤气燃烧器工作时的温度;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布合理,易推广;本发明的系统能够有效完成热量输出工作,冷水输送工作,热水输出工作和冷水喷洒工作,工作效率高,工作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气燃烧器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锅炉还是采用前苏联塔干罗哥“红色工人”锅炉制造厂制造,超临界参数压力、多次垂直上升直流锅炉,单炉膛前后墙对冲燃烧,п型布置,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备6台MBC—225型中速磨煤机,前后墙各三排对冲燃烧,每排4只,共24只燃烧器,其中12台燃烧器带有油枪,4台燃烧器带有等离子发生器。所以在锅炉系统中燃烧器是一个重要的组件,而在锅炉系统中常用的燃烧器一般为煤气燃烧器。
煤气燃烧器是以热煤气为热源的加热设施(如锅炉、工业炉等),用来实现热煤气燃烧过程的专用装置。主要作用是按一定比例和一定混合条件将热煤气和助燃空气引入加热设施内燃烧或在烧嘴内燃烧,并满足加热过程对火焰的方向、外形、刚性和铺展性的要求。现有的煤气燃烧器虽然给炉体提供了较好的热量,但是还是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其中余热能源最为突出,煤气燃烧器的喷火管是有一部分设置于炉体外侧的,裸露的部分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如果回收了这部分余热能够有效降低生产环境的温度,能够防止能源浪费。同时,现有的煤气燃烧器经常出现过热现象,煤气燃烧器本身并没有较好的降温装置,无法降低煤气燃烧器工作时的温度。
发明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气燃烧器及其系统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煤气燃烧器,包括煤气燃烧器本体,所述煤气燃烧器本体喷火管与风机的连接处设置有余热回收管,所述余热回收管通过连接杆与煤气燃烧器本体的喷火管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道与余热回收管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通水电动阀,所述通水电动阀通过管道与余热回收管连接,所述余热回收管上设置有喷水电动阀和温度感应器,所述喷水电动阀的出水端和温度感应器的感应端分别与余热回收管插接,所述喷水电动阀的进水端连接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为热水泵。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热水泵的耐高温性能较好,能够高效的完成热水或冷水抽取的工作,同时,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管和连接杆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锈钢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防腐蚀性能,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余热回收管和连接杆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为广角不锈钢喷头。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锈钢喷头的耐热性能好,广角喷头的喷射范围广,能够有效覆盖煤气燃烧器本体的工作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电动阀为常闭电磁水阀。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常闭电磁水阀能够连接外部控制设备,能够便于使用者智能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喷头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感应器为防爆型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上述的有益效果在于,防爆型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测温数据准确度高,传输信号时的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电动阀为电动球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9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