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9629.4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乔启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凯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28;B29C43/30;B29C43/32;B29C43/34;B05C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231533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水 卷材 生产线 沥青 调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包括支架、放卷辊、沥青加注板、一级压合机构、支撑板、弹簧Ⅰ、刮板、往复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收卷辊,支撑板通过弹簧Ⅰ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一级压合机构和收卷辊之间,两根刮板分别通过其端部的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支撑板的两侧,往复驱动机构分别驱动两个刮板朝着相同的方向进行往复摆动,而传动机构将收卷辊的动力传递至往复驱动机构上。通过收卷辊对完成压制的卷材进行收卷,而通过往复驱动机构带动刮板沿着卷材的中心朝向两侧摆动,进而能够将卷材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而刮板的转动速度根据收卷辊的收卷速度控制的,因此能够保证压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6427181B提供的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通过保护膜层引导辊将保护膜层引导进入安放在大辊筒上的沥青放料槽并通过覆料辊筒下部,将熔融的沥青涂覆在保护膜层上,然后主体材料层导向辊将主体材料层引导到安放在大辊筒上的压膜辊筒处与涂覆有沥青的保护膜层压合,再经牵引辊牵拉收卷后得到防水卷材,而在将沥青与卷材膜压制的过程中仅仅采用两辊筒进行挤压,那么挤压后的卷材内部会有大量的空气未被排出,因此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含有空气的部分就变得容易破破损,进而不利于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生产线的沥青调整装置,包括支架、放卷辊、沥青加注板、一级压合机构、支撑板、弹簧Ⅰ、刮板、往复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收卷辊,两根所述放卷辊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架的一端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而支架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沥青加注板设置在位于下侧的放卷辊的上方,并且由驱动组件带动沥青加注板沿着放卷辊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一级压合机构设置在支架的中部用于对卷材进行压合,其中:
所述支撑板通过弹簧Ⅰ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一级压合机构和收卷辊之间,两根所述刮板分别通过其端部的支撑杆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并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往复驱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转盘和连杆,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套在两根刮板上的支撑杆上,所述齿条活动安装在支架底部的导槽内,其中齿条与两个齿轮啮合,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支架的底部,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转盘以及齿条铰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收卷辊的转动传递给转盘。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小带轮、大带轮和皮带,所述蜗轮固套在收卷辊的端部,所述蜗杆通过轴承架安装在支架上并与蜗轮啮合,所述小带轮固套在蜗杆的端部,所述大带轮固套在转盘的端部,所述皮带套设在小带轮和大带轮上。
优选的,所述沥青加注板内部为空腔结构,而沥青加注板的底部设有出料管以及其侧面设有进料管,而驱动沥青加注板的驱动组件为液压杆,其中液压杆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架上,其动力输出端与沥青加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级压合机构包括滑块、弹簧Ⅱ和压合辊,四个所述滑块两两分别活动安装在支架两侧的立柱上,而滑块与立柱之间设有弹簧Ⅱ,两根所述压合辊分别转动安装在滑块上,而两根压合辊之间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弹簧Ⅰ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以及支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收卷辊对完成压制的卷材进行收卷,而通过往复驱动机构带动刮板沿着卷材的中心朝向两侧摆动,进而能够将卷材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而刮板的转动速度根据收卷辊的收卷速度控制的,因此能够保证压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仰视状态下的断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凯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凯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9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