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道卡口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9641.5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峰;陈敬普;龚鑫鹏;韩斌;范嵩;范晓月;王峰;文小波;文明忠;胡华锋;刘士军;魏操;杨茁;凌文豪;蓝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曹禹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道 卡口 管理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航道卡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基本信息和图像信息;所述船舶的基本信息包括船舶的AIS信息、船舶的载货类别信息和船舶的尺寸信息;
对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分析得到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对应的行为信息;所述行为信息包括船舶的时间信息、船舶的图像船名信息、船舶的载重信息、船舶的图像载货类别信息、及船舶的船锚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船舶对应的行为信息建立所述船舶对应的船舶模型,且关联显示所述船舶对应的行为信息与船舶模型;
根据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基本信息与对应的行为信息判断所述船舶是否异常;若所述船舶异常,则对所述船舶进行取证,得到船舶异常信息,并关联显示所述船舶对应的船舶模型与船舶异常信息,根据所述船舶异常信息对所述船舶发送预警;若所述船舶无异常,则抬杆放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各个卡口处的实时图像信息;
对所述实时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船舶;
对所述船舶的船头、船尾和整体分别进行拍摄,得到船舶的船头图像信息、船舶的船尾图像信息和船舶的整体图像信息;
根据所述船舶的船头图像信息、船舶的船尾图像信息和船舶的整体图像信息得到船舶的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分析得到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对应的行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船舶的船头图像信息和船舶的船尾图像信息对所述船舶的船头和船尾进行文字识别得到所述船舶的图像船名信息;
根据所述船舶的整体图像信息对船舶中部的载重线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船舶的载重信息;
根据所述船舶的整体图像信息对船舶的外形及运载的货物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船舶的图像载货类别信息;
根据所述船舶的船头图像信息对船锚状态进行识别,得到所述船舶的船锚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基本信息与对应的行为信息判断所述船舶是否异常,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船舶的AIS信息;
若没有接收到船舶的AIS信息,则判定所述船舶关闭AIS;
若接收到船舶的AIS信息,则根据所述船舶的AIS信息得到所述船舶的AIS船名信息;
将所述船舶的图像船名信息与船舶的AIS船名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船舶的AIS船名信息和船舶的图像船名信息是否一致;
若所述船舶的图像船名信息与船舶的AIS船名信息不一致,则判定所述船舶篡改AIS。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预先划定锚地、抛卸区域和作业区域;
所述根据经过各个卡口的船舶的基本信息与对应的行为信息判断所述船舶是否异常,还包括:
根据所述船舶的载重信息判断船舶是否超载,若所述船舶中部的载重线处于水面下方则判定所述船舶超载;
根据所述各个卡口处船舶的船锚状态信息判断船舶是否下锚,若船舶下锚,则判断当前卡口处的水域是否为锚地,若当前卡口的水域不是锚地,则判定所述船舶违停;
若当前卡口的水域为锚地,则将所述船舶的图像载货类别信息与锚地水域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所述船舶的图像载货类别信息与锚地水域信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判定所述船舶违停;
判断当前卡口处的船舶的载重信息与该船舶在上一卡口处的载重信息相比是否一致;若当前卡口处的船舶的载重信息与该船舶在上一卡口处的载重信息相比不一致,则继续判断上一卡口至当前卡口的水域是否为抛卸区域或作业区域;若上一卡口至当前卡口的水域不是抛卸区域,且船舶的载重减轻,则判定该船舶非法抛卸;若上一卡口至当前卡口的水域不是作业区域,且船舶的载重增加,则判定该船舶非法作业;
根据当前卡口处船舶的时间信息与该船舶在上一卡口处的时间信息得到该船舶的区域航速;
根据该船舶的区域航速与安全航速阈值进行比对,若该船舶的区域航速大于所述安全航速阈值,则判定该船舶未采用安全航速;若该船舶的区域航速小于所述安全航速阈值,则判定该船舶存在失速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96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捆包排列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仿生学的新型鱼雷锚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