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氮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0440.7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吴贵鑫;杨晓龙;陈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5/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氮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氮肥,该液体氮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合醛类100份,氮源60~600份,碱性组分5~50份,缓冲组分0.1~50份,水100~2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液体氮肥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液体氮肥原料按水、聚合醛类、氮源、碱性组分的投料顺序加入反应器中;(2)将步骤(1)的物料加热到80~150℃;(3)将步骤(2)加热后的物料反应1~5小时,再加入缓冲组分即得液体氮肥。本发明解决了大量元素液体肥料氮源存在的问题,使我国液体肥料科技水平迈向新台阶。采用聚合醛类作为原料,可以避免采用液体醛类作为原料因加热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采用聚合醛类为原料制备的液体氮肥聚合度高,有更好缓释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氮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料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但我国却不是农业强国,在化肥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还是使用大量固体肥料,存在化肥使用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吸收率低等问题,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还使得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同时生产的肥料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提高农业肥料利用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
农业部《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任务目标,到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1.5亿亩,随着“水肥一体化”方案的应用推广,液体肥料需求不断扩大,其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液体氮肥,在液体肥料中,液体氮肥是生产高端清液型水溶液体肥料最重要的原料,但在现有的液体氮肥生产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水处理极为复杂;生产条件也很苛刻,难以控制,能耗高,在性能上液体氮肥缓释效果也不能满足植物生长要求,严重制约液体肥料的发展。
大量元素清液肥是一种含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肥料,具有养分高、均匀、溶解快、肥料利用率高等特点,成为现代化设施农业首选肥料。但国内大量元素水溶肥(水剂)标准要求较高,在农业部NY 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中要求大量元素总含量大500g/L,如此之高的大量元素含量,导致大多数肥料溶液里养分析出结晶,给应用、推广带来极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氮肥及其制备方法,对现有大量元素液体肥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明人发现一种新型液体氮肥,与现有技术中的氮源、磷源、钾源在液体状态下能稳定存在,可作为大量元素的氮源,同时亦可单独作为含氮缓释液体肥料使用。
发明人在总结现有氮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查阅大量资料文献,经几千次实验,选定本发明的原料,并进一步进行了综合配置以及工艺控制条件实验,最终获得了本发明的液体氮肥及其制备方法,在放大实验中,本发明氮肥及其制备方法缓释效果好,氮含量高、安全,环保且做到了生产全程零污染排放,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本发明液体氮肥结晶温度很低,在≤-16℃仍为澄清溶液。
本发明液体氮肥中包括速效氮和缓释氮,可以起到速效加长效的作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体氮肥,该液体氮肥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聚合醛类物质100份,氮源60~600份,碱性组分5~50份,缓冲组分0.1~50份,水100~200份。
聚合醛类物质和尿素在一种或多种碱性组分存在的条件下,在80~150℃条件下反应,再加入缓冲组分进行反应,得到一种含铵态氮、酰胺态氮(速效氮)和羟甲基和多羟甲基脲形态存在氮(缓释氮)的混合物质,该液体氮肥具有速效氮和缓释氮,氮含量在300~420g/L,比重在1.0g/ml~1.3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04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