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形电池充放电测试运动机构及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0692.X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曹骥;曹政;蔡清源;虞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1/04;G01R1/067;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 |
地址: | 311251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电池 放电 测试 运动 机构 应用 方法 | ||
一种方形电池充放电测试运动机构及应用方法,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安装底板;调压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平面上,包括驱动部和推动部,用于对电池托盘机构进行加压或释压;电池托盘机构,设置于安装平面上,包括底板、挡块以及若干组电池托盘,用于承载方形电池;以及正负极导通机构,设置于安装平面上,包括顶板、探针机构和顶升机构,用于与方形电池的正负极接触;所述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池托盘放置在底板上,到位后,调压驱动机构给方形电池加压;CCD相机将每个电池的位置数据反馈给电缸组件以调整所述探针位置,并对方形电池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全自动进行,电池托盘兼容性强;测试探针也可以自调整与自适应不同型号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电池充放电测试运动机构及应用方法,属于方形电池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方形电池是电池其中一种型号,在方形电池中,正负极位于方形电池的顶面两端,当电池型号不同,正负极之间间距会随之变化。因此,在充放电测试中,电池型号更换时,测试探针需要随之更换。在此之前的充放电测试中,测试探针是固定不动,需要指定的充放电设备来匹配相应型号的电池。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池测试设备会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分容运动机构,该分容运动机构的电池托盘兼容性强,可以兼容不同型号电池;同时,测试探针也可以自调整与自适应不同型号电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形电池充放电测试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板,表面设置安装平面,用于支撑方形电池充放电测试运动机构的调压驱动机构和电池托盘机构;
调压驱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平面上,包括驱动部和推动部,其中驱动部固设于安装平面上,并且驱动部的驱动端对准电池托盘机构,并沿平行于安装平面的方向伸缩,用于驱动推动部运动;所述推动部安装于驱动部的驱动端,用于对电池托盘机构进行加压或释压;
电池托盘机构,设置于安装平面上,包括底板、挡块以及若干组并排布置的电池托盘,所述底板装于安装平面上,并与调压驱动机构分设于安装平面相对的两侧;所述电池托盘并排设置于底板上,其端部通过挡块限位,以防止电池托盘与底板产生相对移动;所述电池托盘沿其轴向依次设有若干个电池格挡,用于承载方形电池;电池托盘面向调压驱动机构推动部的一侧设有活动部,用于调整电池格挡的大小以匹配不同型号的方形电池;
以及正负极导通机构,设置于安装平面上,包括顶板、探针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顶板通过顶升机构悬于电池托盘机构正上方,用于安装探针机构;所述探针机构设置在顶板内端面上,并且所述探针机构面向电池托盘的一侧设有多套探针部件,用于与方形电池的正负极接触连接;所述顶升机构设置于电池托盘机构侧面,其升降端与所述顶板相连,用于驱动顶板以及探针机构升降以调节探针部件与方形电池正负极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安装底板和顶板上布设若干镂空结构。
进一步,所述调压驱动机构的驱动部为减速机,所述推动部包括加压板和至少一根夹紧轴,其中减速机沿平行于安装平面的方向布置,减速机的驱动端固装加压板;所述夹紧轴的一端固设于加压板外端面上,另一端对准电池托盘机构。
进一步,所述电池托盘包括托盘底板、前后挡板、作为活动部的前后推动块、电池隔板和电池隔板导向轴,所述托盘底板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前后挡板,并在前后挡板之间设置电池隔板导向轴;所述前后挡板上设有夹紧孔,用于供调压驱动机构的夹紧轴的端部贯穿;所述电池隔板并排套设于电池隔板导向轴上,并且相邻电池隔板之间留有电池格挡;相邻电池隔板之间通过联动件相互连接在一起;最外侧的电池隔板上固设可覆盖在夹紧孔处的前后推动块,使得夹紧轴的端部从夹紧孔贯穿后推动前后推动块沿电池隔板导向轴轴向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0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力康复用眼外肌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行人重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