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变电站的建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1243.7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郝韩兵;李冀;章海斌;江海升;章丹;吴海燕;熊泽群;储贻道;朱俊;祁麟;常文婧;陈雪;王远;廖羽晗;朱靖;朱元付;熊剑;张亮;汪伟伟;邵华;孟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0;G06T19/2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刘兵 |
地址: | 230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变电站 建模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建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变电站的仿真技术领域。所述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已形成的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和待生成的变电站的基本信息;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待生成的变电站所包含的组件信息;确定已形成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组件信息的共有子集;确定所述组件信息和所述共有子集的差集;根据所述差集修改已形成的三维模型以生成待生成的三维模型。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已有的变电站的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从而在生成目标三维模型的同时,节约了设备的计算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的仿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建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未来变电站发展的趋势,随着视频监控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智能变电站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智能变电站作为一种全新的变电站运作方式,与传统的变电站运作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由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经验不够丰富,容易出现问题,要保持变电站系统可靠,减少对运行、检修的压力,就必须保证测试的质量。因此,如何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进行变电站的安全技术研究时,需要对变电站进行实验室的仿真重建。在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的是直接根据变电站的基本信息按照预设组件进行一一重建。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生成变电站的三维模型,但是会对运行设备造成比较大的负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建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已有的变电站的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从而在生成目标三维模型的同时,节约了设备的计算资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的建模方法,包括:
获取已形成的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和待生成的变电站的基本信息;
基于所述基本信息确定待生成的变电站所包含的组件信息;
确定已形成的三维模型和所述组件信息的共有子集;
确定所述组件信息和所述共有子集的差集;
根据所述差集修改已形成的三维模型以生成待生成的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组件信息包括所述变电站的各个设备坐标、型号以及姿态。
可选地,所述获取已形成的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和待生成的变电站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
分别计算每个已形成的三维模型和所述基本信息的相似度;
选取相似度最大的所述已形成的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建模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所述相似度,
其中,F(t)为第t个所述已形成的三维模型的相似度,N为所述基本信息中的位置的数量,xit为在所述基本信息中的第i个位置处的组件与在第t个所述已形成的三维模型的第i个位置处的组件是否相同的指示变量,xit=1表示两者相同,xit=0表示两者不同,yit在所述基本信息中的第i个位置处的组件的姿态与在第t个所述已形成的三维模型的第i个位置处的组件的姿态是否相同的指示变量,yit=1表示两者相同,yit=0表示两者不同。
可选地,所述建模方法进一步包括:
基于预设的天气条件对生成的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渲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