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1283.1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宝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袁克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土壤 水分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包括外管体、内管体、钻排单元及水分检测单元;外管体的下端口设有封口板,封口板具有连接孔和进渣孔,外管体开设有出渣孔、条形孔及检测孔;内管体固设于连接孔处;钻排单元包括钻头、连接轴、驱动组件及排渣组件,驱动组件与钻头驱动连接,排渣组件分别与进渣孔、出渣孔连通;水分检测单元包括探头、支撑杆、推送组件、压杆及检测仪本体,压杆受力驱动推送组件下移,并带动支撑杆水平伸出或伸入检测孔。上述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集钻进、检测为一体,其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可使探头水平插设,实现高精准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分检测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作物、植被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水资源十分缺乏,农业用水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70%,其中90%以上用于灌溉,目前全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3%,单位用水量产出的农产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节水潜力很大。农田墒情的测量及精确灌溉是精细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快速精确测量,掌握农田的墒情,不仅有利于实施节水灌溉,同时精确的供水也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各种土壤水分检测仪器,大多数为竖向插入式水分检测仪,但由于现有土壤水分检测仪器的探针长度受限制,因而不能对深层次的土壤进行检测,而埋地式的土壤水分检测仪器不受插入深度的影响,但操作麻烦,安装拆卸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其集钻进和检测为一体,水平插入土体内进行测量,实现同一设备可分层测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包括外管体、内管体、钻排单元以及水分检测单元;
所述外管体的上端口装设有触屏板,外管体的下端口装设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具有连接孔和进渣孔,所述连接孔位于封口板的中心,所述进渣孔位于连接孔的旁侧;所述外管体内由上至下依次水平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外管体分隔成上腔体、中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开设有出渣孔、条形孔以及检测孔,所述出渣孔位于下腔体的上部且与进渣孔上下对应,所述检测孔靠近下腔体的下部设置,所述条形孔位于下腔体的上部且与检测孔上下对齐;
所述内管体的下端与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内管体的上端与第二隔板下表面的中心固接;
所述钻排单元包括钻头、连接轴、驱动组件以及排渣组件,所述连接轴的主体可转动设于内管体内,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可转动穿过第二隔板后与位于中腔体内的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伸出内管体的下端口并与位于内管体下方的钻头连接,所述排渣组件的上端口与出渣孔连通,
所述排渣组件的下端口与进渣孔连通;
所述水分检测单元包括探头、支撑杆、推送组件、压杆以及检测仪本体,所述检测仪本体装设于上腔体内,所述推送组件装设于内管体的外环壁,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推送组件的上端固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从条形孔处伸出下腔体,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推送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装设有与检测仪本体电连接的探头,所述压杆受力驱动推送组件下移,并带动支撑杆水平伸出或伸入检测孔。
基于上述,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使用时,首先,开启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运行驱动钻头钻进,钻头钻进产生的碎渣通过进渣孔进入排渣组件内,最后通过出渣孔排出,最终成孔;之后,按压压杆使压杆沿内管体轴向向下移动,压杆下移过程中带动推送组件下移,推送组件下移可推动支撑杆水平伸出检测孔并插入土体;最后,操控检测仪本体进行数据读取。
本申请的一种全自动土壤水分检测仪集钻进、检测为一体,其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可使探头水平插设,实现高精准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宝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宝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