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园危化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1313.9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3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道宗;朱俊杰;古瑶;占旭锐;陈钦旭;史晓武;曹丹伶;高国宁;黄东明;陈恩豪;何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7/52;G01G17/00;G06F21/31;G06V20/62;G06V40/16;G06K17/00;G06Q10/08;G06Q50/26;G07C9/25;G07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鹏飞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园 危化品 全过程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园危化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分别与所述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车辆身份识别装置、车辆轨迹跟踪装置、危化品轨迹跟踪装置、手持式危化品信息录入装置、实验室智能存储柜和电子秤;管理平台用于存储危化品的名称、种类、剩余量、使用期限、出柜和入柜、学生借用与归还信息、危化品公司的运输危化品信息与发车信息,接收各个装置或设备发送过来的数据以及发送数据。一方面,实现了对危化品运输车辆进校后的严格管控,确保了校园安全和便于事故溯源,另一方面,对危化品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规范了学生对危化品的取用与归还,避免危化品被违规使用和超量使用,减少了因违规使用危化品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危化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校园危化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等三大类,其中物理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固体/液体/气体、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压力下气体、易燃液体/固体、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自燃液体/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等,健康危害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严重眼损伤、呼吸/皮肤过敏、致癌性、生殖毒性等等,环境危害包括危害水生环境、臭氧层等等。
目前,危化品的管理仅停留在危化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处置等环节,对使用和使用过程中的仓储等环节则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危化品一旦出库就失去管控,缺少对使用过程的跟踪管理,造成危化品容易失去控制,落入不法分子手中,给社会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危险品的使用单位,如科研机构实验室对危化品的日常取用登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登记方式,如纸质登记或电子台账,安全依靠使用者自主自愿登记,缺少有效的信息化、自动化、联网化的管控手段。
高校在对危化品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主要在于,1、当危化品运输车辆进入校园时,管理人员无法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过程,若危化品出现泄漏或被不法分子窃取,将会给校园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室验室对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的取用有明确规定,单人单日取用量不能超过规定的上限值,但缺乏技术手段实现监管目标,只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仅费时费力,增加高校的管理成本,而且此种传统监管方式存在监管漏洞,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对社会造成巨大威胁。
基于上述问题,如何提供一种针对校园危化品全过程智能化管理的系统或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校园危化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校园危化品全过程管理系统,包括:管理平台以及分别与所述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车辆身份识别装置、车辆轨迹跟踪装置、危化品轨迹跟踪装置、手持式危化品信息录入装置、实验室智能存储柜和电子秤;
其中,所述车辆身份识别装置安装在学校入口检测处,通过机器视觉和读取RFID电子标签信息的方式识别车辆身份,并将识别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平台;
当所述管理平台确定所述识别信息正确后,向所述车辆轨迹跟踪装置和危化品轨迹跟踪装置发送采集指令;
所述车辆轨迹跟踪装置安装在运输车辆上,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指令,采集行车路线视频,并发送到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危化品轨迹跟踪装置安装在装载危化品的车厢内,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指令,采集车厢内危化品及所述车厢门的视频数据;
当车辆到达卸货区,所述手持式危化品信息录入装置用于将批量危化品的信息录入到粘贴在危化品外表面的RFID电子标签;并将录入信息发送到所述管理平台;
所述实验室智能存储柜,用于记录存取危化品的信息、识别并记录操作人员的信息,并发送到所述管理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