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媒体点播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1535.0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8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方卉;齐鹏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187 | 分类号: | H04N21/2187;H04N21/239;H04N21/266;H04N21/4627;H04N21/472;H04N21/6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孙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媒体 点播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媒体点播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通过获取媒体请求端发送的点播请求;基于信令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之间搭建会话通道,以基于流媒体服务器获取媒体所有端发送的音视频流,并在媒体请求拉取音视时频流,实现音视频流的直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媒体接收端和媒体所有端之间的传输流程,既能提高开发效率,又能保证音视频流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媒体点播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实时音视频技术一直在安防、交通、监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随着直播结合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实时音视频点播这典型应用技术也受到技术开发人员的关注。然而相关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复杂的GB28181的技术规范实现对音视频文件的点播,这种方式使对传输系统和编码方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导致在处理起来难度较大,接入成本较高,因而降低了音视频点播系统的应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媒体点播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以解决音视频点播过程中效率较低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点播方法,包括:获取媒体请求端发送的点播请求;基于所述点播请求,发送查询请求至流媒体服务器,以获取可用的流媒体服务器的端口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网络地址为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基于所述查询请求向所述信令服务器返回可用的流媒体服务器端口和网络地址之后,由所述信令服务器从中确定的;根据所述可用的流媒体服务器的端口、所述网络地址和媒体格式信息生成邀请信息,并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媒体所有端;在获取到所述媒体所有端返回的响应信息时,发送通知消息至所述流媒体服务器,以接收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音视频流的播放地址;基于所述播放地址与所述媒体所有端构建会话通道,以使所述媒体所有端基于所述会话通道向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将所述播放地址发送至媒体接收端,以使媒体接收端基于所述播放地址获取所述媒体流来进行直播。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播放地址发送至媒体接收端,以使媒体接收端基于所述播放地址获取所述媒体流,进行直播之后,还包括:获取媒体接收端发送的请求停止信息;发送请求停止信息至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会话初始协议的中断请求至媒体所有端,以在接收到所述媒体所有端返回的中断信息之后,断开所述会话通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播放地址与所述媒体所有端构建会话通道,以使所述媒体所有端基于所述会话通道向所述流媒体服务器发送媒体流,包括:在接收到所述流媒体服务器返回的播放地址时,基于会话初始协议向媒体所有端发送确认请求;获取所述媒体所有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基于所述确认信息构建会话通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媒体点播系统,包括:媒体请求端,用于发送点播请求至信令服务器,并基于流媒体服务器发送的播放地址获取媒体数据;信令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点播请求时,基于所述点播请求,发送查询请求至流媒体服务器,以获取可用的流媒体服务器的端口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可用的流媒体服务器的端口、所述网络地址和媒体格式信息生成邀请信息,并将所述邀请信息发送至媒体所有端;媒体所有端,用于将媒体数据发送至中间网络,以基于中间网络传递媒体数据至媒体请求端;媒体请求端,用于接收媒体数据,并基于所述媒体数据进行播放。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媒体所有端还用于执行:根据提取规则间隔提取音视频流每一视频帧中预设长度的数据段;由每一所述视频帧提取出的数据段构成该视频帧对应的数据集合体,对数据集合体使用单向散列算法生成对应视频帧的实时关联摘要;利用实时关联摘要生成对应的数字签名,利用所有数字签名构成数字签名集合体;将数字签名集合体嵌入音视频流中,然后将嵌入了数字签名集合体的音视频流推流到中间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