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1876.8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凯;李铁生;吴小平;段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H05K7/2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模块 散热 外壳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其包括散热外壳和多个电连接器。散热外壳包括金属壳体、定位组件、多个散热件和多个卡扣件。金属壳体具有壳本体和多个定位件,壳本体包括设置面、容置空间和多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一开口设置在设置面且连通于容置空间。多个电连接器设置在壳本体的容置空间。定位组件包括组件本体和多个定位件,组件本体设置在设置面且具有多个第二开口,每个第二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分别各与至少一个定位件连接。多个散热件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开口且通过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与多个电连接器热接触,每个散热件位在两个定位件间。每个卡扣件使每个散热件连接且定位于设置在每个第二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定位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金属壳体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边缘向上翻折的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多个对电连接器起散热作用的散热件的散热外壳和具有所述散热外壳的电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多个高功率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模块,其通常具有金属壳体,用于容置多个电连接器而且用于支持安装对电连接器散热的多个散热件,而金属壳体同时也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为了将多个散热件固定在金属壳体上并与电连接器保持热接触,现有的结构是在金属壳体的两个相对的外侧面设置定位凸块,一个卡扣件同时抵接在多个散热件且其两端分别定位卡合于金属壳体的两个相对的外侧面设置的定位凸块,从而起到使散热件定位在金属壳体而且施加压力于散热件,使散热件压抵在电连接器上而形成导热性良好的热接触结构。但是由于所述现有的卡扣件是一次压接所有的散热件而且必须配合金属壳体的尺寸定位,因此当电连接器的数量不同而对应地使用不同尺寸的金属壳体时,也必须另外制作与金属壳体尺寸对应的卡扣件,如此会增加整体电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成本或者是减少了设计上的弹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解决目前现有散热外壳的卡扣件必须对应于金属壳体的尺寸所导致成本增加及设计弹性降低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散热外壳,其包括金属壳体、定位组件、多个散热件和多个卡扣件。金属壳体具有壳本体,壳本体包括设置面、容置空间和多个第一开口,多个第一开口设置在设置面且连通于容置空间。定位组件包括组件本体和多个定位件,组件本体设置在设置面且具有多个第二开口,多个第二开口分别与多个第一开口对应,每个第二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分别各与至少一个定位件连接。多个散热件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二开口,每个散热件位在设置于每个第二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定位件之间。每个卡扣件使每个所述散热件连接且定位于设置在每个第二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的两个定位件。
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模块,其包括散热外壳和多个电连接器。多个电连接器设置在散热外壳的壳本体的容置空间中,而且分别与多个第一开口对应。多个散热件通过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与多个电连接器热接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件的定位组件每个第二开口的两个相对侧边设置定位件,从而卡扣件只要对应于第二开口的尺寸制作即可。即使金属壳体对应于电连接器的数量而具有不同的尺寸,可以使用相同尺寸的卡扣件,只要增减卡扣件的数量即可,不需要如现有技术必须对应于金属壳体的尺寸制作不同的卡扣件,从而降低制作成本而且提供了设计上的弹性。另外,定位组件的第二开口的尺寸可以对应于第一开口的尺寸制作,如此使设计上更具有弹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的立体图和部分放大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的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的电连接器模块和散热外壳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