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2229.9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焱鑫;隋明辉;任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0;H01B7/17;H01B7/22;H01B7/18;H01B7/36;H01B13/02;H01B13/24;H01B13/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路锐 |
地址: | 213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上 采矿工程 卷绕 电缆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其要点是:包括主线芯、监视线芯、中心填充和外护套。编织屏蔽层由编织导体作为编织丝的一股与尼龙纱一起复合编织在主线芯绝缘层外。编织导体由金属单丝绞合而成。半导电尼龙带绕包在编织屏蔽层外形成绕包屏蔽层。监视线芯沿其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监视线芯导体和监视线芯绝缘层。监视线芯导体由尼龙绳和导体复绞而成。中心填充采用马鞍型芯垫,马鞍型芯垫采用半导电橡皮或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监视线芯外。中心填充和3根主线芯绞合成缆。外护套采用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绞合成缆的3根主线芯和中心填充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煤矿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气控制技术在煤矿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由于使用工况的复杂性,电缆长期处于移动弯曲状态,因此电缆机械寿命非常短,通常寿命在6-10个月。而且作为矿用电缆、港机电缆等需要长期频繁移动的电缆,因此电缆中都会设置马鞍型垫心,避免线芯之间相互摩擦造成损伤。而在电缆的生产工艺中,如何保证马鞍型垫心与各绞合单元的位置固定最为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的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及生产工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主线芯、监视线芯、中心填充和外护套。主线芯有3根。3根主线芯结构相同,均沿其各自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主线芯导体、主线芯绝缘层和屏蔽层。主线芯绝缘层由乙丙橡胶挤包在主线芯导体外。屏蔽层包括编织屏蔽层和绕包屏蔽层。
编织屏蔽层由编织导体作为编织丝的一股与尼龙纱一起复合编织在主线芯绝缘层外。编织导体由金属单丝绞合而成。半导电尼龙带绕包在编织屏蔽层外形成绕包屏蔽层。
监视线芯沿其径向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监视线芯导体和监视线芯绝缘层。监视线芯导体由尼龙绳和导体复绞而成。
中心填充采用马鞍型芯垫,马鞍型芯垫采用半导电橡皮或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监视线芯外。中心填充和3根主线芯绞合成缆。
外护套采用氯丁橡皮材料挤包在绞合成缆的3根主线芯和中心填充外。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编织屏蔽层的编织导体由7根0.25mm的金属单丝绞合而成。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编织屏蔽层的尼龙纱采用2/240D制成。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监视线芯导体由1根尼龙绳和4根导体复绞而成,监视线芯导体复绞时绞合节径比为8倍, 1根尼龙绳采用1+4的结构设置在4根导体中。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监视线芯导体的4个导体均由6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尼龙绳采用3/5/210D尼龙丝制成,即每股尼龙绳由5根210D尼龙丝绞合,再3股进行绞合形成尼龙绳。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监视线芯外表涂覆滑石粉。
以上述各相应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监视线芯绝缘层由硬度为 60A至80A的乙丙橡胶连续硫化制作而成。
一种地上采矿工程用卷绕拖拽电缆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若干镀锡铜线束绞后复绞,形成主线芯导体。
2)通过挤塑机将乙丙橡胶挤包在主线芯导体外形成主线芯绝缘层,然后通过硫化设备对主线芯绝缘层的乙丙橡胶进行硫化处理。
3)将编织导体作为编织丝的一股与尼龙纱一起复合编织在主线芯绝缘层外形成编织屏蔽层。
4)半导电尼龙带绕包在编织屏蔽层外形成绕包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船用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2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