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2760.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双得;段尚琪;周仿荣;胡昌斌;宋庆;王宾;张智俊;黄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B7/06;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卫星 技术 输电 线路 外力 破坏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定位装置(1)、监控报警装置(2)、监控前端(3)、数据中心(4)和监控终端(5);
移动定位装置(1)安装于进入固定点施工的移动施工机械上;
监控报警装置(2)安装于距离外力破坏点最近的输电线路导线上;
监控前端(3)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
移动定位装置(1)包括第一电源模块(11)、第一位置信息处理模块(12)、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第一位置信息处理模块(12)包括用于提取监控区域中移动目标位置信息的微处理器和与该微处理器相连用于记录时间信息的时钟芯片;第一位置信息处理模块(12)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电连接;第一电源模块(11)分别与第一位置信息处理模块(12)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电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源;
监控报警装置(2)包括摄像头(21)、第二位置信息处理模块(22)、第二电源模块(23)、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声光报警模块(25)、声光报警控制器(26);第二位置信息处理模块(22)包括用于提取输电导线位置信息的微处理器和与该微处理器相连用于记录时间信息的时钟芯片;摄像头(21)与第二位置信息处理模块(22)电连接,第二位置信息处理模块(22)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电连接,声光报警模块(25)与声光报警控制器(26)电连接,声光报警控制器(26)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电连接;第二电源模块(23)分别与摄像头(21)、第二位置信息处理模块(22)、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声光报警模块(25)和声光报警控制器(26)电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源;摄像头(21)用于监控线路通道情况;
监控前端(3)包括数据处理模块(31)、第三电源模块(32)、GPRS通信模块(33)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4);数据处理模块(31)与GPRS通信模块(33)、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4)分别电连接,第三电源模块(32)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31)、GPRS通信模块(33)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4)电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源;
监控前端(3)与移动定位装置(1)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4)、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无线连接;监控前端(3)与监控报警装置(2)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4)、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无线连接;监控前端(3)与数据中心(4)通过GPRS通信模块(33)连接,数据中心(4)与监控终端(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控报警装置(2)与移动定位装置(1)通过北斗授时由时钟芯片获取时间同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3)、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4)和第三无线传输模块(34)均采用工作频段为433兆赫兹的微功率无线传输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模块(11)为可充电锂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源模块(23)包括耦合取电电源模块和可充电锂电池,耦合取电电源模块利用电流互感取能为可充电锂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电源模块(3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和充电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模块电连接,充电模块与可充电蓄电池电连接,充电模块为充电蓄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进入输电线路管控区域的每台移动施工机械上安装一台移动定位装置(1),在距离施工点最近的输电导线上安装一台或者多台监控报警装置(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输电导线上,每50米安装1台监控报警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27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话方法、系统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械的自锁式多分支高拉力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