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2963.5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乡情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第一壳体、连接管和第二壳体,所述底座顶端一侧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且变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杆上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收集机构。本发明通过在第二壳体内部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当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的废水以抽水泵经连接管与分配管导入第二壳体的内部后,启动伺服电机,转轴底端的刮板立即对滤板上囤积的废水与残渣进行刮除,配合网兜可对废水实行初步的过滤,且此法不易堵塞滤板,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产生废水主要来源分大致为生活废水与工业废水两项,不管该废水来自何处皆需对其进行二次处理方可进行排放,若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江河湖海易引起水资源的富营养化,大量的鱼虾因缺氧而死亡,环境生态系统的恶化将难以解决。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直排式废水处理装置需人工定期对底壁进行清理,将沉积在底壁的淤泥和废物清除,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2)传统的直排式废水处理装置难以提升化学药剂与废水的融合速度,沉淀效果不明显;
(3)传统的直排式废水处理装置难以控制所加入的化学药剂数量,且若需分批次加入则需反复打开壳体,费时费力;
(4)传统的直排式废水处理装置需依靠操作人员打开壳体内部,手动对水面之上的浮渣进行打捞,效率较低;
(5)传统的直排式废水处理装置的过滤处网孔易堵塞,易导致污垢堆积,影响过滤效果;
(6)传统的直排式废水处理装置的水流道多为直流方向,难以对废水进行全面均匀的吸附过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难以对废水进行全面的吸附过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壳体、连接管和第二壳体,所述底座顶端一侧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连接有支柱,且支柱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外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且变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杆上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收集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两端的内部皆固定连接有玻璃板,所述第一壳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壳体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料结构,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清淤机构,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分配管,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附机构;
所述清淤机构由高压清洗机、移动槽、密封圈、清洗软管、清洗喷头、卡板、移动杆、移动柄、排污管和密封盖组成,所述高压清洗机固定连接在第一壳体底端的外侧壁上,所述高压清洗机输出端连接有清洗软管,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供清洗软管穿过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清洗喷头与清洗软管的出水口连接,所述清洗喷头上端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一侧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穿过移动槽连接有移动柄,所述第一壳体底壁上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底端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由旋转叶片、钢刷、升降块和螺纹组成,所螺纹均匀设置在传动杆上的底端,所述传动杆底端的外侧设置有升降块,且升降块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钢刷,所述升降块与旋转叶片皆处于同一垂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乡情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乡情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2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