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3420.5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欣茂特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17/10;B32B3/08;B32B3/06;B32B33/00;B61D25/00;C03C27/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哲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7 | 代理人: | 钱锁方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轨道 通用 屏风 玻璃 | ||
本发明为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包括夹层玻璃、玻璃支撑结构和车体,所述夹层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玻璃夹层,所述玻璃夹层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的一端连接,所述玻璃夹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的一端连接,所述玻璃支撑结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玻璃凹槽通过橡胶块将夹持玻璃固定在所述玻璃支撑结构上,该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夹层玻璃的结构使其自身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能力,同时钢化玻璃和SGP夹层的结合,使夹层玻璃自身具有高强度,玻璃与固定装置之间连接紧密,同时具有缓冲结构,使其稳定性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的屏风玻璃是一种用于玻璃的辅助装置,其在玻璃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公开号为“CN202180729U”专利名称为:“开槽汽车玻璃和汽车车身”的专利,其公开了“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槽汽车玻璃,其包括汽车玻璃基体,所述汽车玻璃基体开设有贯通其厚度的至少一个开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其包括车身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上的上述开槽汽车玻璃。所述开槽汽车玻璃可粘结于所述车身主体上。上述开槽汽车玻璃以及汽车车身通过在玻璃基体上设置开槽,开槽汽车玻璃安装后能够替代部分汽车车身的外形。而开槽汽车玻璃的外形易于设计裁切成所需形状,使汽车的外形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增加汽车车身的流线性和运动感”。
现有的开槽汽车玻璃和汽车车身在使用中发现,其玻璃与车体连接不紧密,隔音隔热效果差,玻璃与车体连接处没有缓冲减震效果,防反射效果差,玻璃自身强度差,安全性能低,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包括夹层玻璃、玻璃支撑结构和车体,所述夹层玻璃包括第一钢化玻璃、第二钢化玻璃和玻璃夹层,所述玻璃夹层一端与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的一端连接,所述玻璃夹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的一端连接,所述玻璃支撑结构上方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螺栓和橡胶块,所述玻璃支撑结构上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车体与所述固定凹槽相匹配,所述玻璃支撑结构另一侧设置有玻璃凹槽,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玻璃凹槽相匹配,所述玻璃凹槽与所述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固定在所述玻璃凹槽内,所述玻璃凹槽一侧设置有夹紧槽,所述橡胶块设置在所述夹紧槽内,所述螺栓贯穿所述玻璃凹槽通过橡胶块将夹持玻璃固定在所述玻璃支撑结构上。
为了提高夹层玻璃自身的强度,同时保证夹层玻璃不同结构之间连接紧密,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玻璃夹层材质为SGP。
为了提高防紫外线能力,将紫外线光反射,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第一钢化玻璃的另一端贴有热反射膜。
为了保证隔热效果,将车内的红外线反射到车内,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第二钢化玻璃的另一端贴有低辐射膜。
为了使玻璃支撑结构固定在车体上,本发明改进有,螺钉贯穿所述固定凹槽与所述车体连接。
为了使夹层玻璃与玻璃支撑结构固定紧密,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玻璃凹槽连接处涂有密封胶。
为了在保证密封效果良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缓冲垫材质为EVA。
为了对夹层玻璃提供缓冲,本发明改进有,所述缓冲垫上设置有缓冲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高的轨道交通用屏风玻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欣茂特机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欣茂特机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4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