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层挥发性有机物多级接种微生物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3522.7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4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席北斗;刘剑聪;李翔;徐剑锋;王金生;闫政;李彤彤;杨茹月;王杨杨;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挥发性 有机物 多级 接种 微生物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层挥发性有机物多级接种微生物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中施加菌剂I;步骤2,在步骤1处理后的土壤上种植修复植物,施加菌剂II。本发明公开的土壤层挥发性有机物多级接种微生物调控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将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降低至较低水平,降解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层挥发性有机物多级接种微生物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难以再生的自然资源。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加速,工矿企业导致的场地污染十分严重,由于产业结构与城市布局的变化与调整,化工、冶金等污染企业的搬迁、倒闭,导致污染场地不断产生。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典型的环境问题,主要因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长距离迁移性,影响着农产品品质,甚至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其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直接施用、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并能够重新挥发至大气并长距离迁移。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至大气后,不仅造成全球性的大气污染、加大修复难度,而且导致人类直接暴露在污染大气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因此,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为解决目前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向。
现有技术中,针对土壤有机物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还原法、臭氧氧化法、动植物修复法、抽真空法、淋洗法、固化法、热脱附法、微波法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但总体存在修复效率低、修复成本高、易破坏土壤结构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修复效率高、易于实现的土壤层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中,通过施加菌剂I-种植植物-施加菌剂II的方式,对污染土壤进行原位多级接种微生物修复,能够快速、高效的去除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减少污染物向大气中的挥发及随植物进入食物链的风险,且不会对土壤结构进行破坏,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层挥发性有机物多级接种微生物调控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中施加菌剂I;
步骤2,在步骤1处理后的土壤上种植修复植物,施加菌剂 II。
其中,步骤1中,所述菌剂I包括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木霉菌。
其中,所述菌剂I按照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步骤1-1,将不同菌进行活化、扩大培养;
步骤1-2,制备不同菌的菌悬液;
步骤1-3,将菌悬液进行培养,制备得到菌剂I。
其中,所述菌剂I与生物炭共同施加,
所述生物炭为富铁生物炭,优选为由红壤地区生长的富铁植物高温热解得到。
其中,基于1重量份的生物炭,加入15~25体积份的菌剂I,二者混合后共同培养。
其中,步骤II中,所述修复植物选自水稻、黑麦草、玉米、紫花苜蓿和高羊茅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修复植物的种植密度为1500~3500株每平方米。
其中,在种植修复植物后5~10天,施加菌剂II。
其中,所述菌剂II包括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幼套球囊霉。
其中,所述菌剂II以孢子悬浮液的形式施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5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