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419.4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清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能抑制因凝结热冲击试验而导致在凹部的周边产生长的裂纹这一情况。俯视观察下在周缘部具有凹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准备在偏振元件层的单面或两面具有保护层的原料偏振片的工序;和一边使立铣刀相对于原料偏振片的周缘部相对移动一边实施切削加工以便形成凹部的工序[a]。工序[a]中的切削加工是使切削宽度成为150μm以下而进行的切削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
背景技术
偏振片用作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部件之一。图像显示装置也使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中,已知偏振片也被装入这样的便携终端中。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中,有时做出在显示器(显示部)的周缘部形成凹部的形状。在具有上述那样的凹部的显示器中,使用了配合显示器的形状而具有凹部的偏振片(例如专利文献1、2等)。作为得到具有凹部的偏振片的方法,已知使用切断刃进行冲裁以使在原料偏振片形成凹部的方法、对原料偏振片的端面实施切削加工来形成凹部的方法等(例如专利文献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8-256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8-12182号公报
对原料偏振片的端面的切削加工通常进行2次以上。在该情况下,首先进行以比较大的切削宽度进行切削加工的粗切削,之后进行以比较小的切削宽度进行切削加工的精切削。
在实施上述的切削加工来制造具有凹部的偏振片的情况下,发现存在会因偏振片的凝结热冲击试验而导致在凹部的周边产生长的裂纹的情况。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终端中,有时出于显示区域的扩大、设计性的观点而推进窄边框化。在这样的实现了窄边框化的便携终端中,难以通过边框隐藏长的裂纹,因此有时会引起显示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因凝结热冲击试验而导致在凹部的周边产生长的裂纹这一情况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偏振片。
〔1〕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是俯视观察下在周缘部具有凹部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准备在偏振元件层的单面或两面具有保护层的原料偏振片的工序;和一边使立铣刀相对于所述原料偏振片的周缘部相对移动一边实施切削加工以便形成所述凹部的工序[a],所述工序[a]中的所述切削加工是使切削宽度成为150μm以下而进行的切削加工。
〔2〕在〔1〕记载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原料偏振片在形成所述凹部的区域具有凹形状的缺口部。
〔3〕在〔1〕或〔2〕记载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进行2次以上所述工序[a]。
〔4〕在〔1〕~〔3〕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进一步包含:一边使立铣刀相对于所述原料偏振片的周缘部相对移动一边实施切削加工以便形成所述凹部以外的所述偏振片的周缘部的工序[b]。
〔5〕在〔4〕记载的振板的制造方法中,连续进行所述工序[a]和所述工序[b]。
〔6〕在〔1〕~〔5〕中任一项记载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偏振元件层是吸附二色性色素并进行取向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
〔7〕一种偏振片,是俯视观察下在周缘部具有凹部的偏振片,所述偏振片在偏振元件层的单面或两面具有保护层,从在沿着所述凹部的轮廓的长度5mm的任意的范围中存在的缘起在面方向上30μm的位置以及50μm的位置的均不存在银纹。
〔8〕在〔7〕记载的偏振片中,进一步地,从在所述任意的范围中存在的缘起在面方向上10μm的位置存在银纹,或不存在银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改善粘结耐久性的多步骤老化工艺
- 下一篇:膜的剥离装置及膜的剥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