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和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4819.5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庆;周梦华;徐刚;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王勤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床 动平衡 调节 装置 | ||
一种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和机床,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包括主轴、配重件和调节器,主轴的外周开设有多个调节孔,配重件容置于至少一个调节孔并与主轴连接,调节器用于调整配重件在调节孔内的深度。通过设置调节器,调节器能够调整配重件在调节孔内的深度,从而改变主轴的质量分布,使得主轴的质心趋于回转轴线,从而降低动平衡,此方式采用调节器代替人工调节,动平衡调节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和机床。
背景技术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一种基于高精度直线运动机构、回转运动机构、运动控制系统的加工技术。车削是一种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或曲线运动来改变工件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是机械加工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精密车削技术在国防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兵器等重要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超精密车削已经开始运用于大批量产品生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目前的超精密车削技术中,工件通常通过吸盘吸附、卡盘夹持等方式在固定在主轴上,由主轴带动做高速旋转运动,不仅需要控制工件几何中心与主轴回转轴线的偏差,还需要考虑工件与主轴旋转过程中的动平衡。动平衡过大,会影响加工精度、甚至甩出工件、损坏主轴。现有的超精密机床的主轴通常装有测量动平衡检测设备,在安装上工件准备加工前,需要测量主轴上的动平衡,通过人工调节主轴上的配重螺钉,直至动平衡达到要求才能开始加工。而动平衡的调节往往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这极大的影响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床动平衡自动调节装置和机床,能够提高动平衡调节的效率,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包括主轴、配重件和调节器,所述主轴的外周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配重件容置于至少一个所述调节孔并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调节器用于调整所述配重件在所述调节孔内的深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件与所述调节孔为螺纹配合,所述调节器包括第一驱动件和配合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配合件连接并驱动所述配合件旋转,所述配合件用于与所述配重件连接,以带动所述配重件旋转。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器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以及所述配合件朝向或背向所述调节孔的方向移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调节孔呈环形阵列排布,且多个所述调节孔的深度相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配重件的数目为多个,每个所述配重件容置在对应的所述调节孔内,多个所述配重件根据动平衡需求处于所述调节孔不同深度的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动平衡装置还包括永磁铁和多个电磁铁;所述永磁铁设于所述主轴,多个所述电磁铁环绕在所述永磁铁四周且与所述主轴具有间隔距离;或,多个所述电磁铁设于所述主轴,所述永磁铁与所述主轴具有间隔距离;所述永磁铁具有永磁场,所述电磁铁用于产生电磁场,以使所述永磁铁或通电的所述电磁铁带动所述主轴转动预设角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电磁铁与多个所述调节孔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电磁铁均与对应的所述调节孔相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还包括机台、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调节器还包括底座;所述第二驱动件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底座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条形孔相对,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以使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底座相对固定;所述底座开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机台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条形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配合,以使所述底座与所述机台相对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