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单蓄热式加热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841.X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7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7/02;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蓄热 加热炉 | ||
一种数字化单蓄热式加热炉,包括:炉体结构、空气预热器、排烟系统、稀释风回路、热风放散回路、助燃风机和掺冷风机,炉体结构一侧通过空气预热器与排烟系统连接,炉体结构下侧与排烟系统连接,稀释风回路与排烟系统连接,热风放散回路与炉体结构和空气预热器连接,助燃风机与空气预热器连接,掺冷风机与炉体结构连接。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数字化控制和蓄热式燃烧相结合,并加装特有的蓄热式烧嘴,通过优化的炉型和数字化控制,实现高炉煤气等低热值煤气利用的同时,使蓄热式加热炉达到与常规加热炉同等工况的使用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单蓄热式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轧钢加热炉领域,蓄热式燃烧技术被广泛应用,它具有高效烟气余热回收,空、煤气蓄热温度高达1000℃的优点。其中,空、煤气双蓄热加热炉使用最多,通常采用比例燃烧。但是,由于常规的双蓄热加热炉空、煤气混合不好,蓄热箱多,且几乎布满整个炉长,结构复杂,烧嘴与炉墙结合处容易蹿火,难以维护,蓄热体衰减造成排烟不畅、炉压偏高,炉体寿命降低,再加上管道布置复杂,维护环境差,维护成本高,导致节能不节钱,给用户带来大量额外的工作,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
常规的双蓄热加热炉炉墙上从头至尾布满烧嘴和蓄热箱,烧嘴喷孔一般和炉墙耐材同时浇注,空气喷孔和煤气喷孔距离远,燃烧效率低,炉内气氛不可控,炉温制度可控性差,很难实现预定的加热曲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单蓄热式加热炉,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数字化单蓄热式加热炉,包括:炉体结构、空气预热器、排烟系统、稀释风回路、热风放散回路、助燃风机和掺冷风机,所述炉体结构一侧通过空气预热器与排烟系统连接,所述炉体结构下侧与排烟系统连接,所述稀释风回路与排烟系统连接,所述热风放散回路与炉体结构和空气预热器连接,所述助燃风机与空气预热器连接,所述掺冷风机与炉体结构连接;
其中,所述炉体结构包括:炉体本体、第一蓄热烧嘴、第二蓄热烧嘴、空气支管、三通换向阀、煤气支管、煤烟支管、煤气入口和炉尾辅助烟道,所述第一蓄热烧嘴与炉体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蓄热烧嘴与炉体本体下表面连接,所述空气支管与第一蓄热烧嘴和第二蓄热烧嘴连接,所述空气支管与热风放散回路连接,所述三通换向阀与空气支管和煤烟支管连接,所述煤气支管与第一蓄热烧嘴和第二蓄热烧嘴连接,所述煤气支管与煤气入口连接,所述炉尾辅助烟道一端与炉体本体连接,所述炉尾辅助烟道另一端与排烟系统连接,所述炉尾辅助烟道与掺冷风机连接,所述第一蓄热烧嘴和第二蓄热烧嘴的结构为外置式宽扁火焰烧嘴。
进一步,所述排烟系统包括:烟道闸板、炉尾引风机、炉尾排烟烟囱、蓄热排烟引风机和蓄热排烟烟囱,所述炉尾引风机通过烟道闸板与空气预热器连接,所述炉尾排烟烟囱与炉尾引风机连接,所述蓄热排烟引风机通过三通换向阀与煤烟支管连接,所述蓄热排烟烟囱与蓄热排烟引风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稀释风回路上设有自吸风阀,所述自吸风阀与蓄热排烟引风机入口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热风放散回路上设有热风放散阀,所述热风放散阀与热风放散回路上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数字化控制和蓄热式燃烧相结合,并加装特有的蓄热式烧嘴,通过优化的炉型和数字化控制,实现高炉煤气等低热值煤气利用的同时,使蓄热式加热炉达到与常规加热炉同等工况的使用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8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动平衡调节装置和机床
- 下一篇:一种多角度自动水泥浇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