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5377.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清;李金波;张棕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仁和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P1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彭玲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尿酸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薏苡仁2‑8份,枸杞2‑8份,显齿蛇葡萄0.5‑3份,甘草0.5‑3份。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重量配比分别称取薏苡仁、枸杞、显齿蛇葡萄、甘草备用;将薏苡仁、枸杞、甘草三味药采用水浸、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形成浸膏粉;显齿蛇葡萄水浸、加热回流提取,浓缩,形成浸膏粉;将上述所得的浸膏粉混匀,加入辅料,制成制剂。经药效试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食同源”药物组合物具有健脾益肾补肝以治本、清热解毒化湿以治标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尿酸,对肝、肾功能损伤及肾脏病理改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一种因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由各种原因引起尿酸在体内生成过多或肾脏排出减少,进而使细胞外液的尿酸盐含量呈超饱和状态的一种临床多发疾病。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420μmoL/L(7mg/dL),女>357μmoL/L(6mg/dL)。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未发生痛风的高尿酸血症。它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饮食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地区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发病率已高达10%以上。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尿酸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危害严重。
目前临床上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分为减少尿酸生产和促进尿酸排泄两大类。一类是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剂,减少尿酸生成以别嘌醇、非布司他等为代表;一类是作用于肾近曲小管的尿酸盐转运体,从而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代表的苯溴马隆等;另有文献报道雌激素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这些药物虽有一定的降低尿酸作用,但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别嘌醇在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过程中有严重的皮肤损害的报道,最近美国FDA公布一项研究表明,与别嘌醇相比较,抗痛风药非布司他可能增加心脏相关性死亡的分险;而近年来文献报道苯溴马隆在治疗痛风以及高尿酸血症时存在肝损害等风险。
如上所述,西药在治疗高尿酸血症上有皮肤损害、心血管事件、、肝脏损害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与风险,在临床运用中受到一定限制。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调控作用的中草药在降低尿酸方面具有毒副反应小、疗效稳定等特点,临床运用优势明显。因此,积极探索具有整体调理、使用安全、疗效突出、方便经济的“药食同源”类中草药制剂在高尿酸血症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能显著降低尿酸,对高尿酸血症具有突出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薏苡仁2-8份,枸杞2-8份,显齿蛇葡萄0.5-3份,甘草0.5-3份。
高尿酸血症(HUA)是现代医学概念,在中医学尚无明确认识,医家各有其见解。按症状可归属于“痛风”“痹证”“历节”等疾病范畴。根据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中医学大致可认定为本虚标实之候,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肝、脾、肾三脏和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紊乱,积聚生湿,湿浊久滞体内,难以泄化,势必郁久化热聚毒,形成湿浊热毒之邪,留滞体内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本病患者并无特殊不适主诉,可见纳呆、乏力或腰痠、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胖,舌苔白腻或黄腻等症候。本病病机常以脾、肾、肝虚弱为本,热毒湿浊为标。
在此病机认识的基础上,本发明采用健脾益肾补肝,清热解毒化湿的方法防治高尿酸血症,在临床应用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成了本复方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仁和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仁和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