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量化指标的PM2.5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5702.9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白鹤鸣;王康;王理;张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量化 指标 pm base sub 2.5 | ||
1.一种基于量化指标的PM2.5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数据采集及预处理,采集空气污染地面站点PM2.5观测数据、气象数据、卫星数据以及PM2.5排放数据,根据气象数据获取每小时的排放数据,根据所述卫星数据提取气溶胶光学厚度,根据气象数据计算获取大气自净能力;
S20多源数据融合,以所述PM2.5观测数据为基准,依据观测的经纬度和观测时间,将所述排放数据、所述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所述大气自净能力匹配至地面PM2.5观测数据;
S30构建PM2.5的量化指标K,其中,Em为0.25°×0.25°空间范围内的PM2.5污染排放数据,ASPC为0.25°×0.25°空间范围内的大气自净能力;AOD表示气溶胶光学厚度值,AODi是PM2.5观测站点在0.05°×0.05°空间范围内对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值,的是0.25°×0.25°空间范围内所有AOD的平均值,i为正整数;
S40构建PM2.5反演模型,其中,a、b为模型系数;以及
S50通过所述PM2.5反演模型获取最终的PM2.5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量化指标的PM2.5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M2.5观测数据为PM2.5逐小时观测数据以及观测站点所在经纬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量化指标的PM2.5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数据的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所述气象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0.25°×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量化指标的PM2.5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数据包括低云量、总云量以及总降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学;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7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