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紫外老化防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5917.0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薛名山;薛亮;王号;任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7/48;C23C16/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李琼芳;肖小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老化 防水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紫外老化防水涂层,包括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和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紧密贴合在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防水保护层是通过对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进行镀膜处理得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紫外老化涂层,其特征在于,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中包括紫外线吸收剂和纳米氧化锌,具有双重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紫外老化防水涂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备紫外吸收剂改性成膜乳液;
步骤S2,制备改性纳米氧化锌浆料;
步骤S3,混合步骤S1制备的紫外吸收剂成膜乳液和步骤S2制备的改性纳米氧化锌浆料,得到抗紫外老化涂料;
步骤S4,将PCB板放入步骤S3所述的抗紫外老化涂料中超声浸泡、膜层固化处理,得到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
步骤S5,对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进行镀膜处理,形成防水保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制备成膜乳液:按质量分数计,将40~50份成膜树脂、1~3份流平助剂、1~2份消泡剂、2~4份润湿剂、50~60份溶剂放入反应罐中混合,磁力搅拌,在65~85℃的温度下,搅拌40~50min;然后,在50~7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60~70 min,静置得到成膜乳液;
(2)制备紫外吸收剂改性成膜乳液:按质量分数计,将10~30份所述成膜乳液、50~80份无水乙醇、10~20份紫外线吸收剂加入反应罐中混合,磁力搅拌,在30~50℃的温度下,搅拌10~20 min;然后,在30~5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20~30 min,静置得到紫外吸收剂改性成膜乳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树脂为植物油基聚氨酯树脂;所述流平助剂选自溶剂性流平助剂、丙烯酸类流平助剂、有机硅类流平助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选自高碳醇脂肪酸脂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醇胺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选自长链聚酯或多胺基盐、特殊乙烯类聚合物或改性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选自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去离子水、丙酮、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按质量分数计,将0.5~2份纳米氧化锌、0.5~4份偶联剂、85~95份无水乙醇放入反应罐中混合,磁力搅拌,在40~60℃的温度下,搅拌20~30 min;然后,在30~4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40~50 min,静置24~36 h得到改性氧化锌浆料;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30~100nm;偶联剂为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按质量分数计,将10~20份所述的改性氧化锌浆料、80~90份所述的紫外吸收剂改性成膜乳液混合,磁力搅拌器,在40~60℃的温度下,搅拌20~30 min;然后,在30~5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30~40 min,得到抗紫外老化涂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将基底PCB板放入所述的抗紫外老化涂料中浸泡、超声震荡30~60s,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膜层固化24~48h,得到致密抗紫外老化保护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的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将膜层完全固化后的PCB板放入PECVD设备中进行镀膜处理20~30mi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处理时间为20~30 min,温度设置为100~150℃,薄膜衬底温度设置为300℃,反应腔气压70~90 Pa,气氛为全氟、硅烷、氨气三种气体,气体流量控制在20~60sc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9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热失控预警灭火系统
- 下一篇:失活脱硝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