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送风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6661.5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2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夏洋;蔡礼木;郭春辉;李旭万;汤璐;潘君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4F9/00;A01M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送风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组件(1),主板组件(1)连接有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风叶模块,多个风叶模块对应多个不同场景的送风模式,从而实现不同场景的送风模式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板组件(1)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电连接有红外接收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控制多个风叶模块的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板组件(1)固定连接有外壳(2),驱动结构设置在外壳(2)内,驱动结构为电机(3),电机(3)用于控制多个风叶(4)的转动,从而实现多个风叶模块的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2)的相对两侧壁设置有连接孔(22),连接孔(22)和电机(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3)包括电机本体,电机本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轴(31),一侧的连接轴(31)上设置有凸块(311),另一侧的连接轴(31)上设置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2)的顶壁设置有第一胶脚(23),第一胶脚(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胶脚(24),第一胶脚(23)和外壳(2)的顶壁固定连接,第二胶脚(24)和外壳(2)的顶壁可拆卸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叶模块包括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风叶本体,风叶本体的相对两侧壁上设置有连接轴(31),一侧的连接轴(31)上设置有凸块(311),另一侧的连接轴(31)上设置有凹槽,相邻设置的两个风叶模块的凸块(311)和凹槽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结构,相邻两个外壳(2)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为磁铁(21),相邻两个风叶模块通过磁铁(21)吸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板组件(1)还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和控制器(12)电连接,报警模块用于提示用户通电异常。
11.一种模块化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驱动结构及风叶模块的相关参数;
用户根据选择不同场景选择不同的送风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驱动结构及风叶模块的相关参数主要包括:驱动结构、风叶模块在通电情况下接收到主板组件(1)发出的信号后各自返回计数信号,控制器(12)用以确认电机(3)以及风叶模块的数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送风模式具体为:
厨房模式,包括主板组件(1)和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连接不少于三个风叶模块,从而实现厨房的应用环境;
卧室模式,包括主板组件(1)和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连接不少于一个风叶模块,从而实现卧室的应用环境;
办公室模式,包括主板组件(1)和驱动结构,驱动结构连接不少于两个风叶模块,从而实现办公室的应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66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