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制造化路由器天线自动拨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6875.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1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兵;金叶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兵 |
主分类号: | H01Q3/02 | 分类号: | H01Q3/02;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周俊华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茶店子东街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制造 路由器 天线 自动 装置 | ||
1.一种智能制造化路由器天线自动拨正装置,包括机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盒(1)的内部设置底板(2),底板(2)的左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第一固定杆(3)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第一连杆(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5),第二连杆(5)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7),第一连杆(4)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8),第三连杆(8)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9),第四连杆(9)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四连杆(9)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杆(11),第三固定杆(1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12),第四固定杆(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架(14),第一运动架(14)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天线杆(15),第一天线杆(15)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16),第一天线杆(15)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六连杆(17),第六连杆(17)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天线杆(18),第二天线杆(18)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运动轴(1801),第一运动轴(1801)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轴(1802),机盒(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9),机盒(1)的内壁上侧且在控制器(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20),第五固定杆(20)的左右连接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1),第四连接杆(2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绳索(22),第一绳索(22)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拉力传感器(23),第一绳索(2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重物块(24),第五固定杆(20)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圆柱(25),第一感应圆柱(2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电容(2501),第一感应圆柱(2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感应圆环(26),第一感应圆环(2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容(2601),第一感应圆环(2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27),第一感应圆环(26)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绳索(28),第二绳索(28)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重物块(29),所述第一天线杆(15)的下侧设置有与第一运动架(14)相对应的弧形轨道,第一运动轴(1801)的内部设置有电流变体,所述第一驱动轴(1802)的外侧设置有整圈的直杆,所述第四连接杆(21)、第一绳索(22)、拉力传感器(23)、第一重物块(24)和第五连接杆(27)均关于第五固定杆(20)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机盒(1)上设置有与第一天线杆(15)、第二天线杆(18)相对应的运动通孔;
通过外力或人为因素拨动第一天线杆(15)、第二天线杆(18)时,假设拨动的是第一天线杆(15),第一天线杆(15)在转动的过程中下侧的弧形轨道带动第一运动架(14)进行转动,然后第一运动架(14)推动第二固定杆(7)向下运动,第二固定杆(7)通过第二连接杆(10)带动第四连杆(9)进行向下转动,第四连杆(9)带动第三连杆(8)向上转动,第三连杆(8)带动第一连杆(4)转动,第一连杆(4)带动第二连杆(5)进行转动,由于左右连接均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二固定杆(7)、第三连杆(8)和第二连接杆(10),由于两侧的第二固定杆(7)重量相同,从而使得两侧的第二固定杆(7)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当外力或人为因素消失时,两侧的第二固定杆(7)恢复到水平位置,然后推动第一运动架(14)进行复位,使得第一天线杆(15)、第二天线杆(18)进行拨正;
当路由器放置位置为倾斜状态时,使得第一感应圆环(26)内的第二电容(2601)与第一感应圆柱(25)内的第一电容(2501)发生相应转动,从而导致其电压发生变化,电压发生变化后,电流发生从而发生变化,通过电流的变化从而间接得到倾斜的角度,当向左侧倾斜时,左侧的第一重物块(24)完全落于第五连接杆(27)上,使得左侧的拉力传感器(23)不受力,右侧的拉力传感器(23)受力,从而间接得到倾斜的方向,然后控制器(19)将第一运动轴(1801)内通入电流,使得电流变体变成固体,同时启动第一驱动轴(180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运动轴(1801)转动所倾斜的角度,然后使得第二天线杆(18)转动到竖直状态,再通过第六连杆(17)带动第一天线杆(15)转动到竖直状态,向右倾斜时同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兵,未经李明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68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终端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