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的方法和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7183.X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东;袁海;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2;H04L12/66;H04L12/28;G16Y10/8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利鸣;蔡悦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家庭 网络 环境 安全 风险 评估 检测 方法 网关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的方法和网关。该方法结合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研判的历史记录和结果,通过综合考虑智能终端设备在业务应用场景的重要性、存在漏洞的风险等级、以及安全风险影响的严重性计算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指数来动态地设置数据采集和检测频率,从而使数据采集和检测频率更为有效和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主要涉及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慧家庭业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庭智能终端设备进入了人们的家中,这些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入家庭网络环境。由于终端设备类型和种类多样、终端设备厂商由于技术能力不一,或出于成本考虑等原因,对终端设备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往往参差不齐,由此导致终端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存疑,家庭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也由此日益增多。这对智慧家庭业务家庭的财产保护、隐私保护来了新的挑战,监测和及时发现家庭网络环境中接入的智能终端设备的漏洞和潜在风险非常必要。目前较为通用和常见的智能终端设备安全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家庭网关或路由器上植入安全检测模块并采集终端设备的信息,通过与设备漏洞情报库进行特征比对和研判来识别终端设备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从而及时研判家庭网络环境的安全风险,以便及时保证业务运行的安全环境,并确保潜在安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从而减少损失。
名为“物联网设备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公开号为“CN110020531A”)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物联网设备的业务应用运行风险的方法和装置,它使用物联网设备的硬件安全信息(至少包括硬件唯一标识信息;硬件型号;硬件所提供的业务数据;硬件的加载时机;和硬件的调用时机)来进行硬件安全风险检测,以得到第一风险检测结果;使用业务应用(调用参数;调用行为信息;调用时机;以及调用方合法性)的调用信息来进行应用安全风险检测,以得到第二风险检测结果,并根据两者结果综合加权判断确定物联设备的安全问题。该方法的检测能力实现主要强依赖于IoT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开放特定接口和权限,并需要专门的安全处理装置,推广和使用成本和代价相对较高。
名为“一种家庭网关和家庭安检系统”(公开号为“CN201360311Y”)的实用新型申请主要通过在网关中嵌入摄像头视频流接收模块并通过解析视频数据来发现入侵判断,同时通过将入侵结果通过数据卡通知给用户。然而,该方案的技术实现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主要针对摄像头数据进行处理,且只适合安防场景,无法有效识别家庭中多个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问题;(2)该方案中未提到当视频数据处理频率过高或数据流过多的时候,应如何进行优化以减少对网络带宽的占用问题。
因此,如何采用更为合理的检测频率和数据采集方式,以便在保证对家庭网络环境安全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下同时尽可能降低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是值得进一步优化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的描述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家庭网络环境中的网关以及网关下挂的多个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针对多个智能终端设备中每个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判结果,该研判结果表示每个智能终端设备存在漏洞和风险的情况;至少部分基于该研判结果来计算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指数,该家庭网络环境安全风险指数被用于确定所述家庭网络环境的当前安全状态的变化情况;以及至少部分基于该家庭网络环境安全指数来调整下一次对网关以及多个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数据采集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