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注液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7303.6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曹礼;周玲;李雄成;刘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勇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注液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注液生产工艺,包括:步骤S1:根据电芯的尺寸对铝塑膜进行冲壳,获得具有第一壳腔和第二壳腔的铝塑壳;步骤S2:将电芯放入第一壳腔内,且电芯的一个侧面靠近第二壳腔;步骤S3:将铝塑壳沿第一壳腔与第二壳腔之间的空间翻折,完成包壳;步骤S4:对铝塑壳靠近电芯的顶部和侧面的位置进行封装,并在铝塑壳靠近电芯的底部一侧形成气袋;步骤S5:通过气袋的边缘进行注液,注液完成后对气袋进行封装。本发明所提供的电芯注液生产工艺,通过将铝塑壳靠近电芯顶部和侧面的位置进行封装,并从电芯的底部注液,加快电解液的浸润速度,提升浸润效果,提升电芯性能品质,缩短静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封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注液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中,一般采用顶封侧封后由气袋边进行注液,电解液浸润原理主要通过卷芯上下两端隔膜与极片逐渐向中间扩散完成浸润。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整个行业电解液由气袋4边注入,由于电芯1的侧面无法进行浸润,因此电解液一般只能通过顶封边未封区区域通道逐渐向卷芯内部浸润,电芯1的底部微小的缝隙也会部分浸润,由于电芯1顶封内未封区位置通道较小(设计局限性,增加内未封区易导致电芯超长/电芯外观较丑),导致电解液浸润效果差,增加静置时间,影响生产效率,电极液浸润不足易导致电芯1的电性能差,循环跳水/极片析锂等严重品质事故。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电芯注液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注液生产工艺,用于缩短静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注液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电芯的尺寸对铝塑膜进行冲壳,获得具有第一壳腔和第二壳腔的铝塑壳;
步骤S2:将所述电芯放入第一壳腔内,且所述电芯的一个侧面靠近所述第二壳腔;
步骤S3:将所述铝塑壳沿所述第一壳腔与所述第二壳腔之间的空间翻折,完成包壳;
步骤S4:对所述铝塑壳靠近所述电芯的顶部和侧面的位置进行封装,并在所述铝塑壳靠近所述电芯的底部一侧形成气袋;
步骤S5:通过所述气袋的边缘进行注液,注液完成后对所述气袋进行封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4和所述步骤S5之间还包括:将所述电芯内部的水分进行烘干。
优选的,所述步骤S5包括:
通过所述气袋的边缘进行注液,电解液由所述电芯的底部开始浸润;
注液完成后对所述气袋进行除气;
对除气后的所述气袋进行封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气袋靠近所述电芯的一侧进行封装,并将所述气袋远离所述电芯的部分进行裁切。
优选的,述电芯的顶部设有电极;
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铝塑壳靠近所述电芯的顶部进行封装时,封装位置与所述电芯之间保留预设距离。
优选的,所述预设距离为0.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3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铆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防控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