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料的烫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7556.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付主木;陈友岷;陆顺杰;柏晋敏;陆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0 | 分类号: | B65H16/00;B65H16/04;B65H18/00;B65H18/02;B41F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鸿儒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料 烫金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料的烫金设备,包括:烫金设备本体,烫金设备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自动进料装置,后端设置有自动收料装置;其中,放卷机构、收卷机构均包括两个固定料板、料杆以及两个锁扣机构,固定料板设置在承载横板上,承载横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地脚总成,料杆设置在两个固定料板之间,锁扣机构设置在固定料板的内表面上,并用于对料杆上的料卷进行定位。不仅满足了烫金设备本体自动进料的使用需求,还提供了自动收料的功能,通过在固定料板上设计锁扣机构对料杆上的料卷进行定位,避免料卷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或者在料杆上窜动,提高布料进入到烫金设备本体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烫金效果;收卷机构可以提高布料在收卷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烫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进料的烫金设备。
背景技术
印刷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体系。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发明以来,印刷技术就一步步深入生产、生活,并一步步壮大、发展,形成一整个大的工业。烫金是印刷中的一部分,烫金能够让产品的表面或侧边更加美观。
申请号为201921849196.6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自动烫金装置,但是该自动烫金装置缺少自动进料部分,不方便使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进料的烫金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料的烫金设备,包括:
烫金设备本体,所述烫金设备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自动进料装置,后端设置有自动收料装置,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放卷机构、第一牵引机构,所述自动收料装置包括第二牵引机构、收卷机构;其中,
所述放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均包括两个固定料板、料杆以及两个锁扣机构,所述固定料板设置在承载横板上,所述承载横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地脚总成,所述料杆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料板之间,所述锁扣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料板的内表面上,并用于对所述料杆上的料卷进行定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锁扣机构包括连接部、平移部以及锁扣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料板连接,所述平移部与所述连接部可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料杆的下方,所述锁扣部与所述平移部可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料杆的上方,所述平移部、所述锁扣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锁扣部包括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半圆夹板,两个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料杆的两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平移部的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料杆的上方。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平移部包括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半圆夹板,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半圆夹板连接;
所述连接部包括平置板、竖直板,所述平置板与所述固定料板连接,所述竖直板设置在所述平置板上,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竖直板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固定料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两个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所述料杆的下方,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料杆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三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料杆的两侧并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收纳所述连接部、所述平移部,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纳所述第一半圆夹板,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坤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