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方法、发电机、编织物及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8431.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凯;宁川;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D03D15/08;D03D15/00;D03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潘雪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纳米 发电机 制作方法 编织物 传感器 | ||
1.一种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基底,以可拉伸纤维作为基底;
沉积第一导电部,将所述可拉伸纤维放入含有第一导电部材料的纳米线的导电油墨中浸泡并干燥,使所述纳米线附着在所述可拉伸纤维上;
沉积第二导电部,将所述可拉伸纤维放入含有第二导电部材料的溶液中浸泡并干燥,循环多次,使第二导电部材料附着在所述可拉伸纤维上,第一导电部材料与第二导电部材料交织,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共同构成导电网络层;
涂覆摩擦介质,将摩擦介质溶液涂覆在具有所述导电网络层的所述可拉伸纤维上并干燥,以在所述可拉伸纤维上包覆摩擦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积第一导电部步骤中,第一导电部材料为银纳米线;
和/或,在所述沉积第二导电部步骤中,第二导电部材料为碳纳米管,溶液的浓度为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覆摩擦介质步骤中,摩擦介质溶液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覆摩擦介质步骤中,将具有所述导电网络层的所述可拉伸纤维沿竖直方向固定,由所述可拉伸纤维的顶部涂覆摩擦介质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摩擦介质溶液向下流动以包覆所述可拉伸纤维。
5.一种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拉伸的纤维基底,所述基底上包覆有可伸缩的导电网络层,所述导电网络层外包覆有可伸缩的摩擦介质层,其中,所述导电网络层包括交织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氨纶丝纤维或牛筋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由银纳米线、铜纳米线或金纳米线沉积而成;
和/或,所述第一导电部的材料的直径范围为300-500nm,长度范围为20-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由碳纳米管、石墨烯或碳粉沉积而成;
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材料的直径范围为20-50nm,长度范围为5-10μ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介质层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橡胶、聚四氟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和/或,所述摩擦介质层的厚度范围为0.15-2mm。
10.一种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为多个,多个所述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纵横交错排布以构成网状。
12.一种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状摩擦纳米发电机,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1任一项所述的编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4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