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8858.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时艳艳;赵文文;张克;李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曾淑剑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内科 临床 渗透 引流 | ||
本发明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导管、医用胶布和蓄液瓶;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身体移动,且引流管中过快流速的液体增加了其受到的额外作用力,进而影响到引流管在创口处的连接状态,导致积液从创口处的管头外壁渗透出来;故此,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铰环,使安装在创口上的管口在患者姿态的变化过程中处于恒定状态,避免创口处受到管头不均衡的挤压而影响积液的引流过程,并利用管头端口上的汲液球增大的表面积,加强了对积液的汲取效果,且汲液球降低了管头端口的截面尺寸,避免体内积液过快的引流速度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原理,放置在人体手术区或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的医疗辅助器具。
临床中使用的引流管,需要控制其在患者创口上固定状态,避免积液从创口处的引流管上渗透出来,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产生身体移动,且引流管中过快流速的液体增加了其受到的额外作用力,影响到引流管在创口处的固定状态,导致积液在创口处产生渗透。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22188878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压力调节器和气压表,所述引流管一侧壁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流管插接,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与所述连接管插接,所述压力调节器一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气压表,所述气压表与所述压力调节器通过螺钉连接。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调节器和压力表,可实时检测引流管内的气压并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使引流管内的积液能够顺利流出,避免因内外压力差过大出现积液从引流管外壁渗出,提高引流管实用性,通过设置单向阀,可防止在更换引流袋的时候引流管内的积液出现回流的现象,保证伤口不被感染,提高引流管功能性;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临床中使用的引流管在患者产生身体移动的情况下,降低了其在创口上的连接状态的问题。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据此提出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采用了特殊的防渗透引流管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导管上的铰环,使得安装在创口上的管口在患者姿态的变化过程中处于恒定的固定状态,避免创口处的皮肤受到管头不均衡的挤压而影响积液的引流过程,并利用管头端口上的汲液球增大的表面积,加强了对创口内部积液的汲取效果,同时汲液球降低了管头端口的截面尺寸,避免引流管使用过程中对体内积液过块的引流速度而造成患者不适的感觉,从而提升了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未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妇幼保健院、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餐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板雕刻的木料定量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