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数据网络安全测试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147.7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车向北;林子钊;杨小卫;李曼;康文倩;欧阳宇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H04L12/2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熊贤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数据 网络安全 测试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电力数据网络安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通过安全性测试模块确定测试范围,获取风险库内存储的风险控制策略数据、预设的风险测试方案数据、风险测试培训数据和测试对象;以及对电力数据网络的安全测试条件进行检测,生成安全测试条件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合格或不合格;
步骤S2,风险库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为合格时,所述风险库记录已有风险数据及所述风险控制策略数据,根据接受的风险控制策略数据记录与所述风险控制策略数据相应的新增风险数据;
步骤S3,风险识别模块获取电力网络数据,并根据所述风险控制策略数据、所述预设的风险测试方案数据、所述风险测试培训数据和所述测试对象对数据单元、控制单元、应用单元、及管理单元进行风险识别,生成风险识别结果;所述风险识别结果包括存在风险或不存在风险;
步骤S4,风险评估模块接受所述风险识别结果,将所述风险识别结果与所述已有风险数据进行对比,并对电力网络数据的网络安全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生成评估报告,并根据所述评估报告选择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所述安全性测试模块测试接口是否开启加密机制保护,若检测到没有开启加密机制保护,则生成检测结果不合格信号;若检测到开启加密机制保护,则生成检测结果合格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所述安全性测试模块控制智能终端连续不断向安全测试的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获取所述服务器的负载和内存变化数据,并将所述负载和内存变化数据与预设的拒绝攻击服务阈值比较生成比较结果;所述比较结果包括合格或不合格;当所述比较结果为不合格时,则生成检测结果不合格信号;当所述比较结果为合格时,则生成检测结果合格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所述安全性测试模块分别验证核心网端口、流量控制及校验机制是否正常,获取第一验证结果;所述第一验证结果包括正常或不正常;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不正常时,则生成检测结果不合格信号;当所述第一验证结果为正常时,则生成检测结果合格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所述安全性测试模块分别验证无线专网网管系统身份认证、授权功能、操作权限是否正常,获取第二验证结果;所述第二验证结果包括正常或不正常;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不正常时,则生成检测结果不合格信号;当所述第二验证结果为正常时,则生成检测结果合格信号。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所述安全性测试模块接收的所有信号中任一信号为检测结果不合格信号时,生成安全测试条件为不合格的检测结果;
所述安全性测试模块接收的所有信号都为检测结果合格信号时,生成安全测试条件为合格的检测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所述风险识别模块根据电力网络数据和预设的所述风险控制策略数据、所述预设的风险测试方案数据分别对物理设备安全状态、网络架构安全状态、物理环境安全状态、数据安全状态进行相应识别,生成识别结果;
当其中任一项安全状态存在异常时,则识别结果为不安全;
当其中所有项安全状态都为正常时,则识别结果为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1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