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浇筑钢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248.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荣;蔡鹏亮;卓文华;施克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荣盛业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14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浇筑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钢构结构。上述混凝土浇筑钢构结构包括钢构预埋件、钢构平台、混凝土浇筑模具以及模具根部强化组件。钢构预埋件包括预埋钢管束及预埋支撑脚。钢构平台分别与预埋钢管束以及预埋支撑脚相焊接,钢构平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混凝土浇筑型框及若干型腔分隔板。各型腔分隔板分别焊接于混凝土浇筑型框内,以使混凝土浇筑型框内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混凝土浇筑腔体。模具根部强化组件包括根部强化钢板及第一螺纹紧固件。本发明由于根部强化钢板的螺纹锁紧板体、过渡板体以及边缘板体三者的厚度依次递减,载荷分布得更加均匀,能进一步增强根部强化钢板的支撑作用,有效提升浇筑成品的精度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钢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浇筑成型技术已然成为主流,通过采用与建筑相匹配的模具,实现对建筑墙体的快速浇筑成型。为了确保建筑成型之后的抗震性能,需要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通过一些较为特定的模具,在支撑与梁柱节点等位置进行浇筑。
进一步地,传统的浇筑模具是在固定板底部设置较多的钢管结构,以形成钢管束构件,使得在支撑位置或者节点位置进行浇筑时,模具始终保持在稳定状态,提高了稳定性。
传统的钢管束构件上除了有便于插入的钢管,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柱,钢管与支撑柱共同形成钢管束构件,接着会在钢管束构件上焊接一块用于作为主体支撑过渡结构的钢构平台,最后会在钢构平台上安装混凝土浇筑模具。
然而,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模具一般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钢构平台上,当混凝土浇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时,由于外部的混凝土浇筑管会挤压碰撞混凝土浇筑模具,同时混凝土浇筑模具内的混凝土重量也较大,综合种种因素,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浇筑模具与钢构平台的连接处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进而影响浇筑混凝土成型的质量和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混凝土浇筑模具与钢构平台的连接处的形变问题,以及能够提高浇筑混凝土的质量和精度的混凝土浇筑钢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浇筑钢构结构,包括:
钢构预埋件,所述钢构预埋件包括预埋钢管束及预埋支撑脚;
钢构平台,所述钢构平台与所述预埋钢管束相焊接,所述钢构平台还与所述预埋支撑脚相焊接,所述钢构平台开设有第一螺纹孔;
混凝土浇筑模具,所述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混凝土浇筑型框及若干型腔分隔板,所述混凝土浇筑型框焊接于所述钢构平台上,各所述型腔分隔板分别焊接于所述混凝土浇筑型框内,以使所述混凝土浇筑型框内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混凝土浇筑腔体;
模具根部强化组件,所述模具根部强化组件包括根部强化钢板及第一螺纹紧固件,所述根部强化钢板包括螺纹锁紧板体、过渡板体及边缘板体,所述螺纹锁紧板体、所述过渡板体以及所述边缘板体依次顺序连接,所述螺纹锁紧板体、所述过渡板体以及所述边缘板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所述螺纹锁紧板体、所述过渡板体及所述边缘板体的厚度依次递减,所述螺纹锁紧板体的底部与所述钢构平台连接,所述螺纹锁紧板体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顺序穿设所述第一螺纹孔及所述第二螺纹孔,以使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分别与所述钢构平台及所述螺纹锁紧板体螺接,所述边缘板体与所述混凝土浇筑型框相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构平台为“T”字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构平台设置有若干伸出端,所述预埋支撑脚具有若干组,每组所述预埋支撑脚的数量为若干个并且各组所述预埋支撑脚的数量相等,若干组所述预埋支撑脚与若干所述伸出端一一对应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埋钢管束的数目为若干个,每一所述预埋钢管束为镀锌钢管,若干所述镀锌钢管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荣盛业杭萧钢构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荣盛业杭萧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压变送器静压影响实时补偿方法
- 下一篇:钢管束构组件以及钢管束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