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以及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770.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良;李金库;肖志勇;范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娜拉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 面板 弯折后测 回弹 方法 以及 测试 装置 | ||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平面部、弯折部和延伸部;
提供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在自身厚度方向上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应力检测部件,所述应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拉应力;
将所述测试装置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平面部与延伸部之间,使所述测试装置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平面部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延伸部连接,以测试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测试结果选择固定层的材料,所述固定层的材料的粘结强度P满足关系式1,
P≥F/S 式1
其中,F为所测得的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S为支撑层在自身厚度方向上的表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的步骤中,所述弯折部呈圆弧弯折,并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平面部之间的夹角小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的步骤中,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平面部衔接的位置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初始位置,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延伸部衔接的位置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末端位置,所述测试装置靠近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弯折初始位置之间的距离l1以及所述测试装置靠近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弯折末端位置之间的距离l2均不大于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测试装置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使所述测试装置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平面部的背面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延伸部连接包括:
将所述测试装置放置在所述平面部的背面一侧,使所述测试装置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平面部的背面连接;
将所述弯折部进行圆弧弯折,使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平面部的背面一侧,并使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测试装置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柔性显示面板的步骤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平面部背面的第一支撑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平面部的一侧表面的第二支撑层;
所述测试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的步骤中,所述测试装置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层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测试装置的步骤中,所述测试装置的厚度D满足关系式2,
R=D+d1+d2 式2
其中,R为所述弯折部的弯折半径,d1为所述第一支撑层的厚度,d2为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后测回弹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柔性显示面板的步骤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弯折过渡区,所述弯折过渡区连接所述平面部和所述弯折部,所述第一支撑层支撑所述平面部和所述弯折过渡区;
所述测试所述弯折部的回弹力的步骤中,所述弯折过渡区与所述平面部共面,所述弯折部和所述弯折过渡区衔接的位置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初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7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