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900.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2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简敏隆;黄凡呈;林颖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13/24;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发明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结构体与多个弹性端子。第一结构体具有电绝缘性。各第一结构体具有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弹性端子组装于第一结构体,彼此对应组装的第一结构体与至少一弹性端子构成基本单元,且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基本单元。相邻的第一结构体藉由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而彼此组装在一起,以使弹性端子沿轴向排列于平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尤其是板对板连接器,其常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路板,例如将具有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电路板上,藉此令电路板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在智慧手机等行动装置上的尺寸非常微小,导致各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与耐用程度也降低。
再者,板对板连接器随着使用规格不同也随附不同数量的端子,因此需针对不同规格而设计不同尺寸的绝缘体,再将对应数量的端子嵌设其中。如此一来,生产设计者势必产出多种尺寸的模具,方能产出绝缘体以应付不同数量的弹性端子,而此举容易造成产品及产线设备的复杂化,同时也容易造成混淆而管理不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藉由相同连接单元而产生组合变化成不同规格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结构体与多个弹性端子。第一结构体具有电绝缘性。各第一结构体具有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弹性端子组装于第一结构体,彼此对应组装的第一结构体与至少一弹性端子构成基本单元,且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基本单元。相邻的第一结构体藉由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而彼此组装在一起,以使弹性端子沿轴向排列于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弹性端子具有结合部与抵接部,结合部组装至第一结构体而位于上述平面,抵接部从结合部延伸而悬于结合部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结构体上存在多个弹性端子,且在同一个第一结构体上,弹性端子的结合部是以相反方向嵌入第一结构体,而抵接部是突出于第一结构体上且彼此呈反向交错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结构体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存在上述的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结构适配,以使第一结构体经由侧面相互拼接而同位于上述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结构体,组装至第一结构体以至少局部环绕且限位第一结构体于平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结构体是框体且具有位于其内壁的多个第一限位凸部。第一结构体组装后形成环侧面与位在环侧面的多个限位凹陷,第一限位凸部对应地抵接于限位凹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限位块与限位凹陷的相互抵接方向平行于上述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结构体还具有位于其顶部的多个第二限位凸部,抵接于第一结构体上,且第二限位凸部与第一结构体的抵接方向正交于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限位凸部还抵接于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且第二限位凸部与第一组装部、第二组装部的抵接方向平行于上述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结构体呈现U形轮廓而具有开口凹陷,第一结构体藉由开口凹陷而彼此错位对接,且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位于开口凹陷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的相互抵接方向正交于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彼此相互抵接,且抵接方向平行于上述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