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面罩膜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360.X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向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金阳 |
主分类号: | B29C48/08 | 分类号: | B29C48/08;B29C48/00;B29C48/92;B29L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郭金梅 |
地址: | 418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面罩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护面罩膜加工工艺,其工艺包括备料、投料、预结晶、干燥、挤出、过滤、冷却铸片、拉伸成型和防雾实验,本发明通过在配方中直接加入了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使得加工之后的防护面罩膜具有防雾的作用,使用的时候呼出的热气喷射到其表面的时候,由于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的作用就会使得防护面罩膜上不会出现雾化的现象,使得其性能更好;本发明在生产工艺步骤中加入了通过高温蒸汽喷射器喷射的高温蒸汽,从而利用喷射的热蒸汽喷射到防护面罩膜上,进而判断膜是否具有防雾化的功能,使得加工之后可以出厂的防护面罩膜都具有防雾化的功能,避免了残次品的出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面罩膜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面罩膜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在阻挡飞沫的时候,需要佩戴利用PET膜制成的防护面罩进行防护
现有的PET膜制备工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PET膜制备工艺制备出的PET膜虽然具有防飞沫的作用,但是由于PET膜需要佩戴在面部前方,所以使用者呼吸的时候形成的气体会在PET膜表面形成雾气,雾气会阻碍视线,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面罩膜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PET膜制备工艺制备出的PET膜虽然具有防飞沫的作用,但是由于PET膜需要佩戴在面部前方,所以使用者呼吸的时候形成的气体会在PET膜表面形成雾气,雾气会阻碍视线,影响使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护面罩膜加工工艺,其工艺包括备料、投料、预结晶、干燥、挤出、过滤、冷却铸片、拉伸成型和防雾实验,所述备料中物料包括空对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所述投料过程采用输料机投料的方式进行操作,所述预结晶采用结晶器进行,所述干燥过程中采用工业干燥塔进行干燥处理,所述挤出过程中部挤出机中具有热熔机构进行热熔操作,所述冷却铸片采用冷却辊进行冷却加工,所述拉伸成型采用四轴拉伸的方式进行,所述防雾实验利用热气机喷出的热气进行防雾实验操作。
优选的,所述备料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需要使用到的对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分别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放置,然后记录清单;
步骤二:将上述对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依次进行重量测量,登记在册;
步骤三:统计好的对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分别依次放到指定备用的传动设备上,备用。
优选的,所述投料步骤如下:
步骤一:上述备料的对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亲水性丙烯酸共聚合树脂采用熟料机投送到反应釜中进行反应;
步骤二:充分反应之后将其得到的产物倒出。
优选的,所述预结晶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上述反应的产物转运到结晶器中;
步骤二:在结晶器内部进行反应,从而得到聚合物晶体。
优选的,所述干燥步骤如下:
步骤一:上述结晶器中得到的结晶体,利用收集工具进行收集;
步骤二:将收集的结晶体通过干燥塔进行依次干燥处理;
步骤三:将干燥处理的结晶体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金阳,未经向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循环泵性能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无纺布的制备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