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ET复合板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0599.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沈顺成;关木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顺成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27/00;B24B47/12;B24B47/14;B24B47/22;B24B55/06;B24B41/00;B24B1/00;B08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et 复合板 加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PET复合板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涉及复合板加工领域,PET复合板加工装置,包括板芯传送机,所述板芯传送机的顶部设置有薄表板输送机构,薄表板输送机构的两端均焊接有安装架,且薄表板输送机构通过安装架与板芯传送机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板芯传送机上设置有第一抛光设备与第二抛光设备,能够对板芯进行打磨,降低粗糙面,在板芯与薄表板进行复合后,整块复合板的表面更加平整,同时,通过设置有多个不同的第二抛光机,可以根据板芯表面的凹槽分布,选择适当的第二抛光机对其内部进行抛光,并且在抛光之后,可以通过抽风机构将其表面的碎屑吸收,维持板芯表面的整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PET复合板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脂,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或以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化先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然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PET属结晶型饱和聚酯,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PET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
客户需要将板材运用在一些包装品上,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有较低的摩擦阻力,所以对外观和滑度有更高的要求。而使用单一PET材料制备的板材表面呈乳白色,摩擦阻力高,不符合这些要求,因此需要将PET板材作为板芯,在其表面粘合有外观精美且摩擦阻力低的薄表板,从而形成复合板,现有的PET复合板在生产前先生产出PET板材,PET板材生产完后就直接作为原材料投入到复合板生产中,PET板材的表面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毛刺导致其表面不够平整,进而影响最终复合板的生产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T复合板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通过在板芯传送机上设置有第一抛光设备与第二抛光设备,能够对板芯进行打磨,降低粗糙面,在板芯与薄表板进行复合后,整块复合板的表面更加平整;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多个不同的第二抛光机,可以根据板芯表面的凹槽分布,选择适当的第二抛光机对其内部进行抛光,并且在抛光之后,可以通过抽风机构将其表面的碎屑吸收,维持板芯表面的整洁。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PET复合板加工装置,包括板芯传送机,所述板芯传送机的顶部设置有薄表板输送机构,薄表板输送机构,薄表板输送机构的两端均焊接有安装架,且薄表板输送机构通过安装架与板芯传送机固定连接;
所述板芯传送机的一端设置有复合机构,薄表板输送机构靠近复合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且薄表板输送机构通过导向板与复合机构相连接;
所述复合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机壳,机壳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复合辊,机壳的侧壁设置有复合电机,且复合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壳与复合辊相连接,支撑底座远离板芯传送机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阵列分布有从动辊,且从动辊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
所述板芯传送机的两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立板之间且远离复合机构的一端阵列分布有第一抛光设备与第二抛光设备,第一抛光设备靠近复合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喷胶机构,第二抛光设备包括驱动轴,驱动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二抛光机,每个驱动轴上,第二抛光机的位置不同;
所述第一抛光设备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分别固定于两侧的立板顶部,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杠,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的外侧壁设置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板与丝杠相连接;
所述丝杠的顶部设置有滑杆,丝杠与滑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与丝杠螺纹相连,限位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限位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抛光机,且气缸的活动端与第一抛光机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顺成,未经沈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