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648.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6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肖双慧;肖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红海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7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压缩机 便于 切换 支撑 底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属于支撑底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的底部连接有滑动板,滑动板的内部两侧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之间连接有抽板,该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设置有滑动板、拉板、滚动珠、滑槽、第一弹簧和滑块,使拉板拉动抽板,使抽板两侧的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使抽板完全从滑动板内抽出,将拉板放置地面,使抽板造成倾斜的状态,拉动拉杆将分离的连接杆带动空气压缩机向下移动,空气压缩机向下移动,通过抽板上的滚动珠,滚动珠受到挤压在第二弹簧内挤压,在连接槽内进行活动,使空气压缩机快速移动,达到了方便空气压缩机快速安装更换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撑底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离心式压缩机是非常大的应用程序,在启动前,首先启动油泵控制系统,油泵控制系统启动后保证空压机各润滑部件润滑良好,同时油泵控制系统可通过内置的温控阀来调节内部油压和油温,以满足系统需要,压缩机工作时,空气经过自洁式空气过滤器被吸入,通过PLC自动清洗过滤器,空气在经过进口导叶自动调节后进入一级压缩,经一级压缩后的气体温度较高,然后进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水走管内,气走管外,中冷器的水流量要求为110m/h)之后进入二级压缩系统,为避免系统中的气体倒入压缩腔内(避免带压起动)在压缩机的排气管道安装有一只悬挂全启式止回阀,压缩机排出的气体推开止回阀进入排气消声器,然后进入一级后冷器,二级后冷器,再进入排气主管道,支撑底座是整个机器的承重部分,一般来说支撑底座的结构决定了整个机器的稳定性。
根据公开号为CN1111738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包括压缩机外壳,所述压缩机外壳左右两侧后端均通过转销活动交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上通过铰链活动交接有支撑杆,所述压缩机外壳左右两侧前端均固接有支撑块且支撑杆竖直支撑在支撑块上,所述压缩机外壳的下侧水平固接有支撑板。本发明通过联动杆按压两侧的升降气杆的启动元件,使得两侧的升降气杆同时向下伸长,当伸缩端的支撑框支撑到地面上后,由于地面的反作用力,致使升降气杆方向将所连接的压缩机向上顶起,从而使得万向轮脱离地面,保证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完全稳定,并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由竖直位置第二减震器和水平方向的第三减震器进行减轻,避免损伤升降气杆。
但是该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在使用时,由于空气压缩机体积大较为笨重,在进行对空气压缩机搬运至支撑底座安装时,容易因为空气压缩机的体积和重量,使空气压缩机安装在支撑底座时不方便进行移动,安装时不稳定,造成空气压缩机搬运的麻烦,需要增加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对机器造成损伤,影响空气压缩机在支撑底座上的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在进行对支撑底座进行牵引移动时,需要使用安装架对空气压缩机进行紧密的固定工作,然后拉动连接杆对其进行牵引活动,而安装架在进行压缩机进行固定时,不好对其进行调整,不能根据不同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使压缩机的固定方式不稳定,再者一般连接杆与底座的牵引架为两套拉杆,处于分开状态,在牵引底座或取下空气压缩机需要使用不用的拉杆,这样使用时较为麻烦,较多拉杆也使底座的使用较为复杂,影响底座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便于切换的支撑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空气压缩机不方便安装,固定架安装不方便调整,使用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的拉杆使用起来较为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红海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红海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